四色草视频-四散的尘埃在线观看-四库国产精品成人-四虎最新网址入口-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空調全行業價格大戰一觸即發

2019-05-21 09:54:57   來源:新快報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空調旺季銷售只剩不到70天,市場極度飽和且過剩、廠家庫存量大……  空調行業依然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窘況。每年的5-8月份為空調銷售旺季,不過今年的旺季開端并不妙,5月以來全國多地陰雨連綿,空調市場熱
  空調旺季銷售只剩不到70天,市場極度飽和且過剩、廠家庫存量大……

  空調行業依然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窘況。每年的5-8月份為空調銷售旺季,不過今年的旺季開端并不妙,5月以來全國多地陰雨連綿,空調市場熱不起來,再加上房地產調控,對于空調行業影響開始顯現。現在5月過半,空調旺季銷售也就只剩下不到70天。如果參照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趨勢,空調業可謂是到了最為危急的時刻。

  未來空調市場走向,很大程度上押寶于天氣,天氣如果暴熱,那一切隱藏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否則空調行業將被迫卷入全行業價格大戰。空調市場現在極度飽和,且嚴重過剩,廠家的庫存量很大。在這種情況下,降價促銷和清貨成為廠家和經銷商必然采取的一種方式。只有通過降低產品的毛利率,出讓一部分利潤,銷量才有可能獲得一定程度的增長。

  市場

  999元空調重回市場

  “從往年來看,空調銷售通常從4月就開始逐步上量,到五一黃金周就是一個小高潮,但今年四五月陰雨不斷,市場根本熱不起來。”某空調品牌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開局不利,非常影響士氣,特別是廣州市場表現更是強差人意。”他表示,空調行業早已過了高速增長期,市場保有率已非常高,天氣成了刺激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2017年空調出貨量大增就是因為那年天氣很熱,“空調行業靠天吃飯的局面一直沒變過,很無奈。”

  上周,新快報記者在廣州市內家電賣場走訪時發現,不少空調品牌的產品普遍降價幅度在幾百元到一千元不等,部分促銷機型的降價幅度甚至可達到兩千多元。海信空調的一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一款原價在6599元的空調,現在預訂后的到手價只需5499元,優惠力度之大甚至低過了五一期間的促銷價。而在志高空調專區,記者看到一款標價3999元的空調新品首發價只需3399元。當被問到降價原因時,該銷售人員坦言是因為現在市場競爭壓力太大,每個品牌都在比著降價。

  2018年格力、美的深入三四五線城市,其搶奪了中小空調企業的市場,導致這些中小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庫存壓力,在新的一年它們需要清理庫存,勢必會發起兇猛的價格戰。本就以價格戰著稱的奧克斯今年為了攫取更多市場份額,勢必也會延續此前的價格戰,繼續在線上市場與格力和美的展開近身肉搏。

  談到價格戰的時候,不要忽視空調行業的新進入者,小米這兩年持續加大對空調市場的投入,目前已有三款空調上市銷售,價格方面當然較格力要優惠得多,甚至與價格戰王者奧克斯相比也毫不遜色。空調行業的另一個新進入者是蘇寧,蘇寧在空調旺季推出的空調產品售價低至999元,這被喻為這一價格的空調產品在絕跡市場多年之后重現。

  抉擇

  保市場還是保利潤?

  今年還有一個最為可怕的新情況是,空調最基層的實體店經銷商家都不敢進貨了。這就要了空調廠家的命,一邊是空調廠家急于出貨,一邊是市場銷售不暢、價格跌跌不休,商家心里沒底不敢多壓貨。今年很多商家不敢壓貨,一方面因為是市場銷售不暢,還有就是今年空調市場從3月開始,海信、奧克斯就發起價格戰,致使自己在淡季上的貨價比現在的市場賣價還低。由于大部分廠家的節點促銷價格活動是不給商家補差的,這樣導致淡季上貨越多的商家吃虧越大。

  今年一季度的數據顯示,價格戰已對空調市場造成影響,由于價格戰導致空調均價出現下滑,空調銷售額同比僅僅微增,低于空調銷量的增幅,如今空調銷售旺季不旺勢必迫使空調企業加大價格戰的力度,這將進一步降低空調的均價。

  事實上,價格戰也對企業的業績帶來了影響。格力和美的上月底公布的第一季度季報顯示,營收增速均大幅放緩。其中,格力的營業收入405.5億元,同比微增2.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7億元,同比微增1.62%。美的營收752.06億元,同比增長7.84%;凈利61.29億元,同比增長16.6%。

  在格力、美的兩大空調巨頭苦心經營多年占有了優勢的市場份額之后,這兩家空調企業將利潤放在首位,導致了空調市場存在較大的利潤空間,一季度的業績顯示格力、美的的凈利潤率分別為14.0%、8.2%,這一利潤率甚至超過了國內最知名的科技企業華為的利潤率,華為的利潤率在8%左右,電視行業的利潤率更低至1.5%,可見空調市場存在較大的價格下降空間。

  當然對于兩大空調巨頭格力、美的來說,顯然輕易不會加入空調市場價格大戰,2014年格力發起它成立以來的首次空調價格大戰試圖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結果卻是導致其2015年的營收大幅下降29%,但是面對奧克斯、小米等持續發起的價格大戰,如果格力的市場份額出現下滑,它將面臨該保市場還是利潤的抉擇。

  未來

  高庫存龍頭企業或將卷入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空調銷售市場出現了大幅下滑。據中怡康數據顯示,去年第三、四季度,國內空調市場的零售量同比下降20.1%和5.8%。雖然今年一季度空調市場出現了小幅反彈,但與近年同期相比,行業增速依舊保持下滑趨勢。

  據奧維云網發布的《2019年Q1空調整體市場報告》數據顯示,空調整體市場零售額規模為356億元,同比增長2.8%,零售量規模為980萬套,同比增長4.4%。有分析指出,即便是這樣的小幅增長,主要還是由于3月進入裝修季、開盤季后帶來了超預期增長。由于今年春節較早,市場促銷提前啟動,拉動2月市場向上,3月進入傳統的裝修旺季、開盤旺季,空調市場大促啟動,帶動一季度空調市場實現增長。

  2019冷年(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之初,多個數據機構就公布了上一年度的市場整體狀況。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8冷年給行業留存了4800萬臺的天量庫存,這就意味著超過1000多億元的資金被沉淀在庫存上。

  雖然空調行業的高庫存已經存在多年,但4800萬臺仍讓業內人士有些驚嘆和擔憂。當庫存過于膨脹供大于求時,是否會如2014年一樣,由龍頭企業牽頭爆發產品價格戰?目前來看,是有可能的。每年一季度往往是空調廠商實施漲價的好時機,但在行業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今年空調價格不漲反跌,不少品牌選擇了“以價換量”。來自中怡康的零售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二三月份,國內空調線下價格分別同比下降了10.6%和0.4%。

  數據顯示,自2018年下半年始,空調均價漲幅明顯放緩,絕大多數規格空調均價開始下滑。具體在44-49周,線上線下合計的十六個產品規格中,只有三個產品規格的均價是上漲的,線下各規格均價普遍微降。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