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通院院長劉多:5G對經濟發展影響有多大
我國5G創新發展全球領先
我國高度重視5G發展,將5G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領域。早在201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技部支持產業界成立了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移動通信領域產學研用單位共同開展技術創新、標準研制、產業鏈培育及國際合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5G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創新發展成果全球矚目。
在標準制定方面,我國企業全面參與5G國際標準制定,加強5G國際合作,推動形成全球統一5G標準。我國提出的5G愿景、概念、需求等獲得了國際標準化組織的高度認可,新型網絡架構、極化碼、大規模天線等多項關鍵技術被國際標準組織采納。截至2019年5月,全球共有28家企業聲明了5G標準必要專利,我國企業聲明專利數量占比超過30%,位居全球首位,5G國際標準話語權大幅提升。
在產品研發方面,我國率先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組織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高通等國內外企業構建了全球最完整的室內外一體化公共測試環境,分階段有序推進相關測試工作,加快5G關鍵技術研究和系統、芯片研發進程。目前,華為、中興等企業的中頻段系統設備全球領先;海思率先發布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和多模終端芯片;華為、小米、OPPO等終端企業已經推出商用手機。
在頻率資源方面,我國主推的3.5GHz中頻率已經成為全球產業界公認的5G商用主要頻率。2018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每家基礎電信企業獲得100MHz以上連續試驗頻率,保障了5G商業應用必需的頻率資源。
在融合應用方面,積極推動5G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超高清視頻、智慧城市等領域應用,加快推動5G應用產業發展。連續兩年舉辦5G應用征集大賽,發揮行業需求引領和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孵化一批5G特色應用助力5G商用發展。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5G發展仍面臨產業基礎短板突出、融合應用程度不深、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等諸多挑戰,需要產學研用各方協同努力、共同應對。
5G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移動通信技術每十年演進升級、代際躍遷。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極大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從1G到2G,實現了模擬通信到數字通信的過渡,降低了應用成本,使移動通信走進千家萬戶。從2G到3G、4G,實現了語音業務到數據業務的轉變、窄帶通信到寬帶通信的躍升,促進了移動互聯網的全面普及和繁榮發展。5G具備超高帶寬、超低時延、超大規模連接數密度的移動接入能力,其性能遠遠優于4G,服務對象從人與人通信拓展到人與物、物與物通信,不僅是量的提升,更是質的飛躍,在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必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發展5G有利于提升產業鏈水平。與4G相比,5G的高速率、高可靠、大連接、低功耗等性能,對元器件、芯片、終端、系統設備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將直接帶動相關技術產業的進步升級。而且,我國具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5G商用將形成萬億級的產業規模,有利于推動核心技術攻關突破和帶動上下游企業發展壯大,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發展5G有利于形成強大國內市場。5G商用將創造更多適應消費升級的有效供給,催生全息視頻、浸入式游戲等新模式新業態,讓智能家居、智慧醫療等新型信息產品和服務走進千家萬戶,推動信息消費擴大升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0—2025年,我國5G商用帶動的信息消費規模將超過8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
發展5G有利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4G相比,5G應用場景從移動互聯網拓展到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等更多領域,能夠支撐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數字化轉型。5G與實體經濟各行業各領域深度融合,促進各類要素、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業鏈、價值鏈的融會貫通,使生產制造更加精益、供需匹配更加精準、產業分工更加深化,賦能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歐盟將5G視為“數字化革命的關鍵使能器”。國際咨詢公司馬基特預測,到2035年5G有望在全球各行業中創造12.3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5G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四大運營企業發放了5G商用牌照,這預示著我國5G網絡建設與應用發展將進一步加速。當前,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亟須發揮網絡信息技術覆蓋面廣、滲透性強、帶動作用明顯的作用,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我們要緊緊抓住5G發展的重要機遇,利用好大國大市場的規模優勢,加快5G商用部署,全面推動5G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快網絡建設,夯實高質量發展新基礎。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加快建設5G網絡,堅持集約建網、綠色建網的原則,深化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努力建成覆蓋全國、技術先進、品質優良、全球領先的5G精品網絡,構建新型信息大動脈。加快完善5G網絡建設保障措施,將站址、機房、管道等信息基礎資源納入城鄉規劃,推動路燈、信號燈、電線桿等公共基礎設施開放共享,推動地鐵、機場等公共場所為網絡部署預留足夠的基礎資源,切實降低網絡建設成本。
推進技術創新,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必須下定決心、加大投入、補齊短板。要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加強5G增強技術研發及標準化。聚焦5G產業鏈的突出短板和關鍵環節,抓好以需求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機制建設,推動更多創新要素投向核心技術攻關。堅持“商用引導、整機帶動”原則,以5G整機帶動核心器件技術進步,加快面向行業應用的5G終端、網絡、平臺、系統集成等領域的研發和產業化,發展壯大5G產業集群。
深化融合應用,拓展高質量發展新空間。5G應用呈“二八定律”分布,即用于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只占應用總量的20%左右,80%的應用是在物與物之間的通信,由此可見,5G應用前景廣闊、潛力巨大。要大力推動5G與實體經濟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的融合應用,探索構建可復制、可推廣的融合應用推進機制。支持5G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現代農業、智慧能源等領域應用突破,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推動5G在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深度應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強開放合作,構建高質量發展新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5G發展本身就具備全球化分工、協同化推進的特征。深化合作、擴大開放,是發展的必由之路。要繼續推動國內外企業積極參與我國5G網絡建設和應用推廣,共同分享5G發展成果。深化5G標準制定、技術研發、產業協同、數字治理等方面的國際合作,不斷增進共識,共同維護5G發展良好生態。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支持通信運營企業“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