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草视频-四散的尘埃在线观看-四库国产精品成人-四虎最新网址入口-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主頁 / 服務 > IT網絡 > 正文

房多多彈盡糧絕謀上市?互聯網+房產概念能撐多久

2019-05-20 01:43:37   來源:投資者網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距離房多多上一次融資已過去三年半,除了謀求上市外,房多多似乎沒有其他更多選擇。曾經以低成本+高效率擊中了房產交易的痛點,但隨著風口褪去,其運營模式的弊病一覽無余。  時間倒回2015年,整個房產行業
  距離房多多上一次融資已過去三年半,除了謀求上市外,房多多似乎沒有其他更多選擇。曾經以低成本+高效率擊中了房產交易的痛點,但隨著風口褪去,其運營模式的弊病一覽無余。

  時間倒回2015年,整個房產行業沉浸在對互聯網+的憧憬之中,深圳市房多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房多多”)生逢其時,作為一股新興力量迅速崛起。彼時公司完成了2.23億美金的C輪融資,估值達到10億美元,但沒有人能想到,C輪融資后,房多多再也沒有新的融資進賬了,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進入2019年,背負著資金和市場壓力的房多多,再次傳來了即將上市的消息。頗為蹊蹺的是,直至目前,房多多不僅沒有披露招股說明書,也未透露與之有關的更多信息,包括上市地點、籌備過程、估值或其他信息等。

  眼下,房多多面臨的已經不僅僅是資金問題,天眼查數據顯示,公司自身風險與周邊風險已高達72條、133條,多數都是不當得利糾紛或合同糾紛等。而從APP打開率情況來看,房多多與同行的差距正在拉大。

  籌備五年“為上市而生”

  為了實現上市這個愿景,房多多籌備了接近五年,2014年公司著手搭建境外上市所需的協議控制(VIE)結構,還專門設立了一家外商獨資企業深圳市房多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并通過股權質押方式運營房多多的實體,同年公司引入萬科原副總裁、有著“金牌董秘”之稱的肖莉,這被外界視為房多多境外上市的前奏。

  直到2018年6月末,業內才傳出房多多將于9月28日遞交香港上市申請,并將于2019年初上市;但到了2018年9月底,消息卻又變成了房多多將于12月在美國上市,估值40億美元。

  彼時有市場人士判斷,上市是房多多彈盡糧絕的選擇。2019年3月,房多多在發布會上回應稱,2018年公司業績表現良好,正在籌備上市。但截至5月17日,公司始終未透露過上市地點等具體信息,上市的細節消息如同石沉大海。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2年9月到2015年9月,房多多共獲得4輪融資,不過自2015年9月獲得2.23億美元融資后,公司再也沒有獲得融資。對上市的渴望,自然迫在眉睫。

  但現實是否支撐上市進程,則另當別論。艾瑞數據顯示,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房多多APP用戶流量一直低迷不振,以單月數據最高的2018年8月為例,房多多月獨立設備數為73萬臺,而安居客、房天下、鏈家分別以742萬臺、369萬臺、314萬臺,大幅領先房多多。

  進入2019年,房多多與同行的差距逐步拉大,2019年1月至3月,房多多月獨立設備數分別為36萬臺、30萬臺、36萬臺,而安居客的月獨立設備數已達到1000萬臺左右,房天下、鏈家的這一指標也在400萬臺左右,房多多與同行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對《投資者網》稱,房多多的定位是房產交易平臺,夾在租客和中介公司之間,但目前細分的APP足夠多,用戶為什么要選擇這個平臺?如果房多多沒有核心的價值和資源,它根本沒有出路,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這一模式完全可替代的。

  陷入“模式之困”的背后真相

  事實上,不僅是平臺流量遠不如同行公司,頻發的司法訴訟也是公司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天眼查顯示,房多多自身風險多達72條,最多的一項是“曾因不當得利糾紛而被起訴”。而公司周邊風險有133條,風險主要源于多家子公司因合同糾紛被起訴。

  “為上市而生”的房多多為何會陷入如今境地?公開資料顯示,房多多成立于2011年,當時中國樓市正處于黃金時代,公司成立之初便開始飛速壯大。2012年,房多多已進入10個城市,累計實現平臺交易額40億元;2013年,進駐城市已拓展到40多個,實現平臺銷售額400億元。

  2014年,房多多迎來成立以來的“高光時刻”,交易額高達2000億元,還獲得了 5250萬美元B輪融資,公司將業務延伸至二手房交易。2015年房多多繼續獲C輪融資2.23億美元,估值達到10億美元,同年公司宣布進軍互聯網金融,推出房地產相關的金融產品。

  不過從2016年開始,房多多的命運便急轉直下,當時正逢樓市迎來史上最嚴調控,新房交易業務量明顯下滑。更為雪上加霜的是,七部委的一紙“中介機構不得提供或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首付貸等違法違規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規定,讓房多多的金融夢碎。

  此后,房多多開始全力發力二手房交易,期望抵御下行周期的沖擊,但正是這一步使房多多陷入了模式之困。按照創始人段毅的當時設想,公司將通過“直買直賣”的方式繞過房地產中介,買賣雙方直接相約看房和約談價格,最后房多多收取的交易費用僅為2999元的服務費+0.3%×房價的交易保障費,大大低于傳統房產中介2%的收費。

  創始人段毅在闡釋房多多業務模式時常說的一句話是:“房多多的出現是為了幫助所有線下經紀商戶線上做生意。”現實卻是,“直買直賣”搶奪了經紀的生意,過于簡單化的“直買直賣”也為今后的訴訟糾紛埋下了伏筆,而房多多低于市場水平的服務費也未必能覆蓋運營成本。

  此后,房多多放棄了“直買直賣”轉向了中小型中介派單模式。2019年3月,段毅對外界承諾,“做獨立平臺,不自雇一個經紀人,不開一個線下店;捍衛每一個平臺商戶的正當利益;不侵占任何一個商戶的私有數據。并表示,這是他用3年時間、耗費3億元買來的教訓。”

  不過一戰略調整將房多多帶入了另一尷尬境地,中介派單模式模式既不直接服務于中介,也沒有為用戶提升效率,對兩端均缺乏吸引力;這一模式看中交易流水刷入平臺,后端金融有想象空間,但中小中介已經可以到手的交易,為什么一定要選擇房多多平臺?而其所標榜的“去門店化”,看似擺脫了門店帶來的高額運營成本,但也意味著難以獲得更多房源,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效率問題。

  而單從成本角度計算,這一模式也沒有太大優勢,鏈家網董事長左暉曾表示“在北京,如果有門店的話運營成本攤到經紀人身上,每個人是1500元;如果不要門店,每個經紀人攤到的運營成本則是1000元,只少了500元而已。”

  那么對于前述質疑,房多多將作何回應?為何宣布“籌備上市后”,公司沒有再披露具體細節?以目前的運營模式,房多多能支撐多久?近日,《投資者網》致電房多多公關品牌部,并向其多次發去調研函,但都未獲得任何回復。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