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熱度上升 聚合支付問題凸顯
第三方支付發展到2019年,快速增長期已結束,進入到穩步增長階段。易觀、艾瑞近日發布的報告皆表明,2018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的同比增速放緩。
從整體格局看,支付寶、財付通依舊是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里的“雙寡頭”,強監管的態勢也沒有改變,近日央行上海分行對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環迅支付”)開出罰沒近6000萬元的罰單,又一次刷新第三方支付業罰單金額。
此外,隨著聚合支付的逐漸火熱,其潛藏的問題也開始暴露,監管辦法有待細化。
“雙寡頭”格局未變
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55.4萬億元,同比增速為24.7%。2018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的同比增速放緩。
易觀也指出,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增長,季度增速趨緩,2019年第一季度移動支付行業受季節性調整影響,環比增速減緩為0.96%。
艾瑞咨詢認為,伴隨著用戶移動支付習慣的建立以及移動支付場景覆蓋率的不斷提高,我國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已結束快速增長期,進入到穩步增長階段。
從市場份額看,支付寶、財付通依然是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里的“雙寡頭”。艾瑞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支付交易份額中,支付寶以53.8%的份額高居第一,騰訊財付通位列第二占39.9%。中國平安旗下平安付的壹錢包占1.6%,其他三方支付機構市場份額占比都低于1%。
易觀統計的情況大致類似,2019年第一季度移動支付交易份額中,支付寶占比53.21%,騰訊金融占比39.44%,緊隨其后的壹錢包占比1.27%。
從監管層面看,2019年第三方支付延續強監管態勢。記者依據央行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19日,央行在2019年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已開出近30張罰單,處罰力度也越來越大。
央行上海分行7月12日公布的一張罰單顯示,環迅支付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被罰沒5939.41萬元,是目前第三方支付公司單次被罰沒金額最多的。
業內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環迅的事情是源于2018年的檢查,處罰通知是近期才公布。環迅的問題是給貴金屬、外匯、博彩等業務提供支付結算通道,這些都是央行明令禁止的。”
易觀支付行業分析師王蓬博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支付機構違規處罰類型以反洗錢、清算為主,反洗錢處罰中,支付機構罰單金額巨大。2019年監管從嚴對于支付機構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通過行政處罰加快支付市場出清,利好合規支付機構。
跨境支付熱度上升
在“雙寡頭”、強監管下,跨境支付熱度上升,跨境支付正成為包括銀聯、支付寶、微信等機構競爭的新戰場。
7月15日,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宣布推出首款銀聯跨境返現卡,也開始大舉搶占跨境支付市場份額。
支付寶方面,其境外線下支付目前已覆蓋超過55個國家和地區,范圍涵蓋幾乎所有吃喝玩樂消費場景,在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的85個國際機場及3個國際碼頭提供實時退稅服務。
微信支付也在快速推進國際化進程。截至2019年7月,微信支付跨境業務已支持49個境外國家和地區的合規接入,發展了近1000家合作機構,支持全球85個機場和3個國際港口實時退稅。
隨著跨境支付的興起,監管將規范跨境支付“無牌照展業”和“無證經營”的消息也不斷傳出。近日,網傳鼎付Gleebill給商戶發送郵件稱,暫停亞馬遜歐洲、英國等店鋪的收款服務。
7月12日,自稱全球首家專門為中國跨境電商賣家提供全球收款的杭州呯嘭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下稱“Ping Pong”)在其微信公眾號發文稱,Ping Pong率先響應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有關規范跨境支付市場的最新監管框架,報經中國人民銀行同意,Ping Pong近期已開啟業務模式的升級計劃和針對性改進。
此通知一出,便有消息猜測稱“Ping Pong業務不符合政策法規被叫停。”對此, Ping Pong于7月15日通過官方微博發布“嚴正聲明”稱,Ping Pong合規完備,不存在叫停一說。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該聲明已被刪除。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跨境支付最近網上風聲很多,但至今沒有確切的官方消息。支付機構目前都在保持和監管部門的溝通,如監管部門明確政策,其所在支付機構也會做出相應調整。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無牌照展業”和“無證經營”具有本質不同,后者是監管嚴厲打擊的范圍。“無牌照展業”屬于跨境支付產業鏈中的一部分,部分持有境外支付牌照的機構,可以在合規的前提下與境內支付機構合作,共同服務跨境貿易主體。
聚合支付問題凸顯
在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兩強割據的飽和狀態之時,新的支付業態:聚合支付興起。聚合支付又俗稱“第四方支付”,主要服務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的線下掃碼業務。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分析,聚合支付興起,本質上在于能給市場各方帶來利益增進效果。于商戶端,一點接入即可支持不同支付工具,節約了成本;于消費者,有了選擇支付工具的自由,最大化享受支付機構補貼優惠;于支付機構,聚合支付機構類似于代理,幫助其擴大商戶覆蓋范圍。
但快速發展背后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廣東警方曾通報,非法第四方支付(聚合支付)平臺通過大量購買空殼公司或利用員工個人信息注冊大量的第三方支付賬號,通過技術手段搭建平臺,聚合這些賬號收取客戶資金,為黑灰產業犯罪提供資金結算,從中賺取手續費。
“聚合支付合規性、業務規范性問題日益凸顯。”王蓬博指出,部分聚合支付無證從事支付結算業務,部分服務商違規截留商戶結算資金。同時,部分聚合支付機構還幫助網絡詐騙、網絡賭博洗錢。
薛洪言表示,聚合支付機構被監管界定為收單服務機構,不能碰資金、風控及核心數據,但在實踐中,越線的現象比較多,成為行業亂象主要來源。根本的原因在于,聚合支付機構手握數據、商戶等核心資源,不甘心僅僅做外圍收單服務機構,在無法申請相關資質的情況下,片面追求利益,知法犯法。
黃大智認為,聚合支付行業亂象的背后折射了各方參與主體的權責不清。聚合支付通過聚合各種支付通道,其在行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仍缺乏與之相配的監管文件,在事前準入、事中持續監督、事后處罰方面仍然有待加強。而行業特性也使風險在發生后難以追本溯源,這種信息的隱蔽性也助漲了違法違規行為的氣焰。
對此,薛洪言稱,除了強化檢查監督、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外,還要推動市場主體整合優化:一方面,規范市場競爭,確保商業可持續;另一方面,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推動巨頭入場,加速行業整合,推動從業機構數量降低至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