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將為人工智能時代奠基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為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需要培養高質量人才。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韓民在會議上分析了我國相關領域人才現狀。
根據韓民的分析,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人才供應嚴重短缺。從產業看,中國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排在全球第二。但是,中國僅有5萬多名人工智能專業技術人才,全球排名第七。中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的員工有3.9萬名,僅為美國的50%。韓民表示,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未來教育的重要使命。
而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則為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奠定基礎。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修全介紹,在人工智能教育上,2018年4月份教育部專門制定了《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對人工智能專業型人才培養、中小學人工智能素質教育等方面提供了政策指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韓民也認為,對于中小學來說,開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有著非常大的意義。但目前我國中小學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存在的問題,包括標準缺失、跨學科的課程體系缺乏、師資匱乏、課外與課內資源對接不夠等。對此,韓民認為,未來中小學人工智能普及教育要以推進核心素養為契機,注重整合,同時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健全政策保障體系,建立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才教育與培養體系。
李修全則從政策方面,對人才問題進行了分析。他表示,通過國際上研究機構對于人工智能不同細分領域市場增長預期性分析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在下一步各個細分領域都將迎來一個非常快的增長,增長直接帶來的就是人才需求。“對于中國來說人才問題是非常突出的,無論是高層次人才還是產業界重點領域人工智能人才都非常缺乏。”
啟動《人工智能教育融合應用培育計劃》
對于人工智能學科專業的建設,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第四屆、第五屆理事長、發展中世界工程技術科學院院士鐘義信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目前人工智能研究領域面臨“局部很精彩,但是整體很無奈”的現狀。沒有統一的理論,每一個研究方法之間無法互通,沒有形成合力。“這不是只提高編程水平、算法等某個方面就可以解決的。未來要從科學觀、方法論進行革命。”鐘義信說。
在教育機器人的實際應用方面,北京師范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副院長曾海軍表示,目前教育機器人產品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學校場域中使用,部分產品仍處于概念性階段。對于行業的發展趨勢,他分析認為,“教育機器人的終端消費市場在迅速擴展,教育機器人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曾海軍說,目前專用型產品研發和推廣的思路逐步形成,將成為系統集成商的藍海市場,細分領域有望成為未來教育機器人市場的主要發展方向。
當日,主辦方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還啟動了《人工智能教育融合應用培育計劃》,該計劃將聯合教育及社會各界力量協同參與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事業,共同就人工智能教育平臺的協同創新、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開展的有效模式、人工智能教育企業的培育成長、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育的可行路徑等方面開展廣泛探索,有計劃地開展一系列“人工智能教育融合應用培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