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慘慘 海信家電領跌白色家電板塊 前三季歸母凈利負增長
海信家電所在的白色家電行業,整體跌幅為2.17%。其中,海信家電成為領跌股。
白電市場危機未解
雖然進入第三季度以來,白電需求受海外疫情新需求的出現及旺季備貨帶動,行業總體呈現出較為強勁的復蘇態勢,但是疫情給市場造成的危機仍未解除。在雙十一促銷過后,白電市場依然面臨增長點匱乏的問題。加上今年全國居民平均收入下降,消費支出亦變得謹慎,下半年白電市場依然不能掉以輕心。
由于在產能、品牌和行業新標準的影響下,白電行業的集中度不斷提高,但長期處于壟斷競爭的市場環境,白色家電整體利潤有限。家電行業過往長期景氣形成的產能過剩以及行業高庫存壓力將進一步對企業經營形成壓力。結合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疫情防控對家電線下銷售的打擊和造成上門安裝的不便,今年白電市場競爭或將進一步加劇,這也意味著更加激烈的價格戰和更加無情的行業洗牌。
與此同時,在消費升級的影響下,家電行業產品結構升級的步伐也并未停止。受疫情影響,今年白電市場也以“健康”作為賣點,推出不少新興產品如新風空調、除菌冰箱、殺毒洗衣機等,但由于市場同類產品較多,很多產品往往是“叫好不叫座”。對于企業而言,則是徒增研發、營銷的支出。
在這一背景下,海信家電自身的問題也就逐漸顯現出來。
不上不下:位置尷尬的海信家電
據了解,11月26日大跌后,當日海信家電資金凈流出883.4萬元。最新定期報告顯示,該公司股東人數(戶)為2.31萬戶,較上個報告期減少14.23%。
此前,海信家電公布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海信家電營收同比增長29.09%,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25.7%,呈現出增收不增利態勢。需要注意的是,前三季度,該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1.76億元,占當期非經常性損益的比重高達73.94%,若剔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7.64億元,同比下降超三成。
同時,有媒體報道稱, 近些年,海信家電資產周轉率呈現下滑態勢,已由2015年的1.7倍下降至2019年的1.34倍,資產周轉率的減少從側面反映出該公司全部資產從投入至產出的流轉速度在走低,或表明其全部資產的管理質量和利用效率有所下降。而公司2019年的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則是高達128.78億元。
此外,在今年的空調業務上,海信家電空調產品近一半的營收是海信日立所貢獻而得,若刨去這一部分,上半年該公司空調業務營收錄得超1/3的同比跌幅。令人擔憂的是,為海信家電帶大量營收的海信日立,實際上出現了增速放緩的現象。2017年至2019年,海信日立營收增速分別為44%、17%和9.5%,凈利潤增速也由2017年的28%降至2019年的19%。海信家電曾經的重心——冰洗業務,也一直處于低速增長區間,據數據分析,公司冰洗業務近四年營收復合增速為8.7%,具體到各年也經歷了負增長、中速增長、低速增長的一個周期。
除增速放緩外,海信日立的存在也增添了海信家電的支出。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海信家電銷售費用為49.21億元,同比增加24.93%;管理費用為4.86億元,同比增長34.16%;研發費用為8.95億元,同比上漲55.05%。其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財務費用合計達53.19億元,同比增加23.07%。據該公司三季報對主要財務指標發生變動的原因解釋來看,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的大漲均與青島海信日立空調系統有限公司(下稱海信日立)的并表有關。
而在空調、冰箱、洗衣機三大行業的市場占比排名來看,海信都未能擠進行業前三,在行業中的地位尷尬。有行業人士表示,在行業洗牌中,排名靠前的企業往往會引領行業的變革,排名靠后、體量較小、負擔較輕的企業則會趁機向前邁進,而生存壓力最大的,就是類似海信家電這樣經營負擔重,又難以找到新增長點的“中間人”。
更令人擔心的是,若查看近些年來海信家電的盈利結構,可發現其他收益(政府補助等)和投資凈收益占了公司凈利潤的很大比重。2017年至2019年,海信家電其他收益分別為1.25億元、3億元、2.78億元,占歸母凈利潤比重的6%、21%和15%。同期,投資凈收益分別為15.83億元、8.29億元和11.22億元,占歸母凈利潤比重分別為78%、60%和63%。整體來看,近三年中,其歸母凈利潤的構成中有80%左右不是來自主營業務。
有業內人士表示,除中央空調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外,冰洗行業需求增速也在放緩,即便海信日立的并表目前帶動了該公司業績的相對增長,但也帶來相關費用的增加,未來在市場集中度更強、競爭更趨激烈的發展形勢下,海信家電如何保持核心競爭優勢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