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智慧城市發展空間巨大
鄔賀銓表示,智慧城市一詞由來已久,國家也已經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今年將繼續推動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當前,智慧城市服務已經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適應,這些都得益于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以及政府及相關企業不斷加大投入。
疫情期間,智慧城市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疫情期間每個小區加強進出人員管理,利用人臉識別、紅外測溫、健康碼數據收集上報等現代技術手段。同時催生了一些熱門應用,例如直播帶貨等。
但目前來看,智慧城市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首先,5G網絡建設深入發展,5G基站建設速度不斷提升。但是由于公眾不了解,擔心會有輻射等情況,讓5G基站選址面臨一些困難。
其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行業正大力推動遠程醫療的發展,解決國內優質醫療資源有限的問題。因此,如何通過云服務讓更多人進行資源共享是未來努力的方向。但在實現數據共享的同時,也要注重隱私保護,以“健康碼”為例,能收集到個人14天內出行記錄等數據,但這屬于用戶隱私數據,應該通過技術層面實現對此類隱私數據的安全防護。
最后,部分地區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過分追求高大上,但是并未真正發揮作用。其實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有一定的耐心,不可能一步到位,城市管理者應該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規劃思路,智慧城市的最終目的是帶動城市發展,為百姓做實事。
面向未來,智慧城市應該如何發展?鄔賀銓提出幾點建議。
首先,智慧城市不是簡單的產品買賣,更多的是服務,往往需要持續跟進,因此相關企業可建立一個能更好為智慧城市服務的團隊,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提供服務。
其次,智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數據,智慧產業和生活同樣離不開數據,政府擁有非常多的數據,在保證國家安全、企業機密以及公民隱私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開放給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企業,這樣會大大促進企業的發展。
最后,發展智慧產業時,政府可以著重打造兩個平臺:一個是面向智慧城市產業創新發展應用的創新平臺。很多中小企業因為自身規模原因,面臨創新動力不足和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創新平臺可以為其配備相應的通用軟件等,幫助中小企業更快成長起來。另一個是為工業企業服務的網絡安全監控平臺。每個企業都很重視網絡安全,但僅僅依靠一個企業做網絡安全并不夠,應借助平臺發揮更大作用。這樣也能為智慧城市和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很好的基礎。
“每個城市所處的區位不同,擁有的產業技術也不同,因此每個城市在建設智慧城市時不能直接照搬其他城市的經驗,要根據自身產業特色等進行發展。”鄔賀銓認為,智慧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要重視云的建設,要有政府數據平臺,因為這些可以為城市發展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