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應、穩物價,零售企業主動踐行社會責任
守一線,骨干企業紛紛請戰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協調蘇寧控股集團向湖北捐贈400噸蔬菜、3.6萬枚雞蛋等生活物資。目前,蘇寧控股集團正在抓緊安排捐贈物資運輸,第一批捐贈蔬菜于2月6日晚間運抵湖北。截至2月6日晚,蘇寧已捐贈77萬雙醫用手套、50噸消毒水、42萬只口罩以及若干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此外,蘇寧還向武漢所有在建“方艙”醫院提供價值100萬商用電熱飲水設備。

為支持前線抗疫工作,阿里巴巴宣布設立10億元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從海外直采醫療物資,優先支援一線;京東向湖北捐贈100萬只口罩已全部到位。大批其他物資如消毒液、護目鏡、醫療垃圾桶、抗疫藥品、醫用口罩、床墊、醫用酒精、醫用座椅等,通過蘇寧物流、菜鳥等被運往武漢。
疫情來臨,美團公益基金會宣布捐贈2億元人民幣,設立全國醫護人員支持關懷專項基金,主要針對武漢等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醫護人員、全國各地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基金將和相關專業機構合作展開定向支持幫扶。與此同時,國內的口罩生產線也在緊急恢復。為了盡快恢復供給,蘇寧金融緊急安排80億元資金,專項用于與疫情防控及人民生活保障相關行業的供應商、服務商、微小商戶提供融資支持,助理相關企業緩解流動性危機,增加供應。
物流,是一線供給的生命線。2月7日,國家發改委消息稱,順豐蘇寧、菜鳥等相關骨干物流企業紛紛請戰、主動擔當、甘于奉獻,通過強化應急物流資源支撐、開通援助物資綠色通道、參與一線防疫物資保供、加強境外捐贈物資運輸保障、加大居民生活物資供應等措施,在保障湖北省和其他地區城市醫療和生活物資供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通過捐款捐物等方式支持疫情防控。
截至目前,蘇寧物流防疫物資綠色通道累計發車30多輛次,運送物資超過350噸。順豐航空公司臨時增開直飛武漢的國內國際貨運航班,運輸防護服、醫用口罩等各類防疫物資800多噸。京東物流將來自全國1300噸防疫物資以及民生應急物資送往武漢及周邊地區。
控物價,確保“平價”過春節
前方急需供應運輸是一方面,后方的保供穩價也是當下工作的重中之重。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會議指出,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努力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要確保蔬菜、肉蛋奶、糧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積極組織蔬菜等副食品生產,加強物資調配和市場供應。

受到疫情影響,蔬菜一時成了各地居民的“搶手貨”。白菜9毛8一斤,小椰菜1.19元一斤,韭菜5元錢一大把。這是2月5日某地家樂福超市的蔬菜價格,物價穩定,供應充足。
日前,在央視采訪家樂福現場,“不斷貨,不漲價,全消毒,保健康”的醒目標識樹立在貨架旁,這樣的承諾不免令消費者安心。據家樂福福建相關負責人介紹,1月31日之前,蔬菜采取隨行就市的定價策略。1月31日之后,根據蘇寧集團要求,蔬菜價格一律回復到節前水平,虧損由公司承擔。蘇寧董事長張近東要求員工,“艱難時期,再大的利益也無足輕重,所有體系都要把保障和援助放在首位,決不允許漲價,嚴控配送時效。” 春節前夕,阿里、蘇寧、美團等多個平臺就要求平臺所有口罩不允許漲價。
淘寶向所有商家發布公告,要求口罩、消毒液等各種防護類用品絕不漲價,保證全國消費者都能買到價格優惠的品質正品。同時,淘寶己同步針對口罩商品展開專項官方補貼。蘇寧對平臺上千款健康商品進行了全面梳理,并下發通知,蘇寧自營健康商品、蘇寧商戶商品,包括口罩、洗手液、消毒液等商品決不允許漲價。
京東在保障自營商品價格穩定的同時,對第三方商家進行嚴格管控。以系統+人工的形式監管商品價格,對異常價格的商品進行攔截,公示違規商家,并清退了嚴重違規的7家商家。美團閃購平臺春節期間共下架了83876個異常漲價的口罩類商品。除此之外,大潤發、沃爾瑪、麥德龍、永輝等多家商超,盒馬、叮咚、每日優鮮等超過20家生鮮電商平臺都承諾保證供應、不漲價。
保后方,穩住百姓“菜籃子”
供應充足是商品價格穩定的基礎。春節期間,家樂福中國針對洗手液、消毒液、清潔劑、消毒柜、空氣凈化器等產品進行全面梳理,及時補貨,承諾健康商品均不漲價。為保障市民的“菜籃子”,家樂福春節期間緊急加購、及時補貨。截至1月30日,已提供蔬菜5000噸、豬肉560噸、水果2200噸、雞蛋400噸。此外,家樂福還銷售了23萬瓶消毒液和8萬袋口罩。北京家樂福馬連道店平時過年日供兩三噸蔬菜,如今每天要銷售10噸生鮮,線上業務常常爆單。店長和幾個節日期間堅守崗位的同事們一天要連續工作8個小時,就為保證貨品供應。
依托供應鏈優勢,蘇寧小店聯合野里河全國備貨800噸小店專供大米,聯合福臨門全國備貨1050噸米面油,聯合金龍魚全國備貨700噸米面油。蘇寧菜場從年初三開始,蔬菜品類陸續增加供應,菜品可以達近70種。淡水魚,海產品,肉類、各類水果春節期間均有供應。類似的企業還有很多。生鮮平臺每日優鮮緊急調配內蒙古、云南、山東、北京周邊等多個果蔬產地的貨源,采購人員駐守產地協調生產和發貨,平均每天向全國十余個城市供應300多噸蔬菜。大型超市大潤發和歐尚,門店蔬菜正常日采購量為1000噸左右。為了保障疫情時期的社會供應,日采購量增至3000噸至4000噸。

商品供給之外,人力供給也很重要。春節期間由于放假和購物需求增多,一些零售企業出現分揀、配送人手不足問題。盒馬率先行動,發起了“共享員工”行動,將疫情期間業務受影響的餐飲業員工臨時“租借”過來,緩解用工壓力。據了解,已經有沃爾瑪、永輝、北京超市發等多家零售企業效仿,吸收暫時歇業人員到零售企業臨時就業。國家層面的強力政策外加全行業的主動踐行,以及隨著一些關系民生的行業恢復生產營業,菜價平穩、供應充足,守護市民“菜籃子”穩定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