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空調能效標準來襲 留給小品牌的時間不多了
新標準“史上最嚴”,45%的空調將被淘汰
新能效標準的全稱為GB21455《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是繼1989年第一版能效標準發布以來的第7次發布與修訂,被稱為迄今為止最嚴苛的能效標準。
據了解,新能效標準總共分為五級,新增一級能效標準。原有的變頻一級降為二級,變頻三級和定頻一級都降為四級非節能產品,定頻空調二級降為五級,即市場準入級,定頻三級不符合新國標即將淘汰。此外,新國標首次將空氣源和熱泵產品納入評價體系,有利于推動新能源產品普及。
從新能效標準來看,一級能效指標對標國際,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高于日本能效“領跑者”要求,超過美國“能源之星”能效要求,被稱為“史上最嚴標準”并不為過。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成建宏公開表示,新國標最大的變化是首次將定頻和變頻的能效標準統一,整體大幅上調能效標準。新標準實施后,所有定頻空調和變頻三級能效都被列為非節能產品,將面臨淘汰。預計市場上45%的空調產品將被淘汰,定頻空調基本被淘汰,到2022年空調全部變頻化。預計2020年新國標的實施將提升空調行業能效14%,2022年提升能效30%。
對于消費者來說,新能效標準的實施能讓其輕松辨識高能效空調,理性選購產品,還能達到省電效果。但對于企業而言,此次能效標準的大幅提高,對研發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意味著大批低質的存量產品將被淘汰,企業面臨著清“舊標準”產品庫存的重任。
家電觀察人士劉步塵表示,新能效標準的實施,將整體推高中國空調行業技術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增強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但暫時不會對行業洗牌產生大的影響。
不會大規模洗牌,優勝劣汰是常態
新能效標準的正式實施日期為2020年7月1日,有多家媒體對此進行解讀,指出在此日期之后,舊能效標準產品不能再生產,但可以繼續在市場上售賣至2021年7月1日,留給企業一定的緩沖期。本報記者向相關人士求證得到消息表示,該新能效標準的實施是強制性的,不會留有過長的適應期,新能效標準的醞釀是一個過程,各企業其實早有所應對。
部分優勢企業已經在2019年做好了迎接新能效標準的準備,甚至已經發布了超一級能效的產品。格力、美的早就布局符合新能效標準的產品的研發;海爾于今年1月宣布啟動新能效戰略,并發布能效比為4.64的系列超一級能效變頻空調;長虹發布了能效比為4.42的大3P柜式AI舒適空調等;創維于去年12月發布能效值達5.2的微風感2.0版本系列空調。
新能效標準的實施表面上是提高了節能的要求,但實際上也是對空調企業整體實力的衡量。對于一線品牌來說是利好消息,有助于解決空調行業一直存在的能效虛標問題,同時也是整合市場、尋求新空間的好機會。
而對于二三線品牌來說,在本就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中,一線品牌大幅降價,受成本壓力和利潤空間限制跟進乏力。疊加新能效影響,產品成本會進一步提高,這對二三線品牌而言無疑雪上加霜。
“對于一線品牌而言,技術不是問題,但是新能效標準的發布與實施無疑抬高了空調行業的門檻,對于一些中小品牌而言,以后如何與一線品牌進行競爭提出了更高的挑戰,競爭格局會進一步向頭部品牌集中。”奧維云網白電事業總經理趙梅梅表示。
進入存量競爭時代,高質量發展是趨勢
空調“價格戰”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一直沸沸揚揚。格力去年11月多次發起空調價格大戰,開始大規模促銷,按照董明珠的說法,出發點主要是把低質量的品牌清洗出市場。但外界一般認為,格力此舉也與其去庫存以及年底沖銷量有很大關系。
事實上,由于空調新能效標準的推出,目前市場上眾多低于2000元的空調機型均為新標準下低能效級別或者不達標的庫存機。
劉步塵表示,新能效標準的實施會對空調行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影響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目前對空調行業洗牌影響比較大的因素是空調市場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市場需求量縮減,強勢品牌必定從弱勢品牌手中搶奪市場份額,這對于二、三線品牌并不是好消息。比如,格力連番發起價格戰,據悉已經對奧克斯和志高產生很大負面影響。
不排除未來兩到三年,有個別品牌被清洗出局的可能性,這意味著,未來二、三線品牌的日子有可能更加難過。
從長遠來看,在我國空調市場“價格戰”猶存的情況下,一線品牌積極推動新能效標準普及,有利于讓整個行業擺脫低價、低標、低質產品競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而綜合來看,目前空調的智能化發展正遭遇瓶頸,叫好不叫座。魯建國表示,空調今后的發展主要在健康化方向,如凈化功能、除菌、除過敏源等,一線品牌還會引入新風功能?傊,空調從單純的溫度改變,向著溫度、濕度、凈化、除菌、新風,全方位改善空氣質量方向發展。
也許,一直以來,空調是所有大家電產品中日子相對滋潤的行業,但當下,疊加新能效標準的影響,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將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