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資百億拼5G,中興能否“中興”?
2月4日,本次增發股份上市,10名投資者所認購的股份自上市日起12個月內不得轉讓。
這場股票定增案總共歷時兩年時間。按照原計劃如果一切順利,事情本可以一年內完成。但是2018年的一場封殺風波,卻讓中興措手不及。
直到今天,中興仍處于恢復期。但時值新一代通信技術的更迭,面對愛立信、華為和諾基亞等強勁對手,中興若想保住“飯碗”,在5G上的布局容不得絲毫松懈。
延期一年的籌錢計劃
5G發展在加速。作為全球主要通信設備制造商,即使因美國封殺事件而大受打擊,中興仍馬不停蹄地追趕技術變革帶來的機遇。
1月16日,中興通訊發布公告,確定向10名投資者定增3.81億股A股股票,每股定價30.21元,募集資金總額約11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約114.6億元。
按照此前發布公告,募集資金將用于面向5G網絡演進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項目,包括蜂窩移動通訊網絡、核心網、傳輸與承載網、固網寬帶、大數據與網絡智能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同時補充流動資金。
中興通訊稱,本次發行將有助于公司繼續保持高強度研發投入,提升主流市場、主流產品的占有率,從而提升盈利能力;此外,資本結構亦將得到進一步優化,有利于增強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
實際上,中興早在2018年便已啟動上述定增事項,并于2018年2月1日發布了預案,同年4月10日,事項申請已獲證監會受理。
但沒想到的是,一場“生死劫”隨即降臨,定增事項擱置。
2018年4月16日,因中興通訊未完全遵守此前就伊朗問題達成的協議,美國宣布再次啟動出口禁令。
同年5月9日,中興通訊在公告中表示“受拒絕令影響,本公司主要經營活動已無法進行”。兩個月后,事情終于得到解決,美國解除出口禁令,中興可以重新向美國公司采購零件,恢復正常生產,但付出的代價卻是巨大的——董事會徹底換血,并繳納10億美元罰款和4億美元保證金。
2019年1月,中興通訊宣布將定增事項的有效期延長一年至2020年3月,并再次啟動定增工作,募資得以繼續。
2月4日募得的這114.6億凈額,比起原定預案的不超過130億元的目標額仍有距離,該部分差額將由中興通訊自籌資金解決。
根據最初預案,本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0億元,其中七成面向5G網絡演進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項目,三成為補充流動資金。
逐漸走出陰霾
經歷美國禁運風波之后,這筆募集資金對中興顯得更加重要。2018年,受繳納罰款影響,中興通訊營收和凈利潤均創下近5年來最大降幅,虧損達到69.84億元。負債率持續走高,從2018年6月底的62.8%驟升至2019年一季度末的76.41%。
談及中興受制裁事件,國內某運營商內部人士對InfoQ感慨:命比錢重要。
據該人士透露,制裁事件并沒給其所在運營商與中興的合作帶來影響,一方面是大家對這場風波最終能解決抱有信心,另一方面是出于“民族大義”,如同彼時華為也明確表示不搶中興單子、不搬遷(替換)中興的設備等等。
其表示,“中興賠的錢在圈內看來其實不要緊,并且現在來看,中興的恢復速度還算挺快的。”
不過個中辛酸,外人所知不多。為了恢復元氣,中興先是大力“節流”。2018年,中興旗下13家子公司不再納入合并報表。其中,9家子公司完成注銷,2家子公司完成股權轉讓,員工數量也比上年同期減少六千多人。
其次,中興也試圖通過出售資產“開源”。雖然2018年6月中興向深圳國企出售兩宗土地未成功,但在2019年7月,中興通訊與萬科進行合作,將其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項目變相“轉讓”,預計達成合作后將為中興帶來稅前利潤30億元至33億元。2019年,預計公司稅前利潤約為26億元至29億元。
中興近期還重啟了發債計劃。2019年10月10日,公司發布公告稱其申請注冊的20億元中期票據和8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均已獲得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注冊通過。
此外,有接近中興通訊的知情人士向InfoQ透露,中興目前正經歷一系列流程業務變革,引進很多咨詢公司,花費大力氣推進數字化轉型,向更加務實高效轉變。
“這兩年中興內部氛圍變化很大,特別是高層領導整體更換后,新上的領導大部分是公司內部各領域以往的業務骨干,在公司都有十幾年的經歷,對基層非常了解,而且更加有活力和銳氣,容易接受新思想。”該知情人士表示。
從最新的2019年三季度財報看,中興通訊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同比得到大幅增長,預計2019年全年扭虧為盈。但值得注意的是,為發展5G業務,中興通訊還得持續投入大量資本。
2016年至2018年間,中興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16.89億元、129.62億元及109.06億元,研發投入占比逐漸遞增,分別達到11.5%、11.9%及12.8%。2019年前三季度,其研發費用已達93.6億元。
巨額罰款支出和不減反增的研發成本,使得中興仍背負不少債務。至2019年三季度末,中興通訊負債率依然高達74.7%。短期內,中興所遭受的重創難以痊愈。
志在5G
對于中興來說,5G是當前發展的核心戰略,募集百億元所針對的項目更是志在5G。
據官方最新披露,截至目前,中興通訊全球授權專利3.6萬件,其中與5G戰略布局相關的專利有4100件,5G標準必要專利有2204族,位列全球專利布局第一陣營。
為在5G時代構建核心競爭力,2019年中興通訊在芯片、操作系統和數據庫三大自主能力上也有一些成果,例如實現7nm工藝芯片的規模量產,自研操作系統廣泛應用于包括復興號高鐵等重大工業領域,數據庫產品也已在金融領域廣泛應用。
中興通訊CTO王喜瑜近期在其發布的文章《5G:期待中發展質疑中生長》里表示,預計2020年中國將建設超過50萬個5G基站,進一步帶動全球5G部署加速。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底,全國已建成5G基站超13萬個。通過近年來在5G領域的布局,中興通訊的5G建設已經駛入快車道。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中興通訊已在全球獲得35份5G商用合同,5G基站發貨超過5萬個,與全球60多家運營商開展5G合作,覆蓋中國、歐洲、亞太、中東等主要5G市場。
據調研機構集邦咨詢(TrendForce)估計,2019年中興在全球通信設備市場占有率為6.5%,全球排名第四。
集邦咨詢分析師謝雨珊對InfoQ分析稱,由于2019年美國政府明令禁止電信運營商購買中國生產的基地臺設備(如華為、中興等),影響美國5G基站布局情況,這也使三星有了發展機會。
2019年,三星在全球通信設備市場排名第四,份額與中興持平。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對InfoQ進一步指出,三星仍未算得上主流的通信設備商,其市場份額主要來源于本土市場,韓國5G發展比較快,但韓國市場有限。
據集邦咨詢預測,2020年三星市占率將降至4.5%,中興則會升至8.5%。
因此,比起近兩年突然“冒頭”的三星,愛立信、華為和諾基亞才是中興的真正對手。付亮認為,除了中國與美國貿易前景不明朗的大環境因素,中興受到的來自華為的壓力會比較大,華為在人員綜合實力以及資金等方面強于中興,且受到美國制裁的華為在營銷策略上也更激進。
華為向來舍得在研發上做投入,2018年其研發費用已達上千億元。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曾公開表示,截至2018年年底,華為僅在5G的研發上已投入超過20億美元(約140億元)。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在接受采訪時亦透露過,2019年華為的5G研發投入金額預計是100億元。
另外,華為披露的5G標準必要專利數量也是全球最多:至2019年9月,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錄得華為的專利數量為3325族。2019年10月中旬,華為向外公布已經與全球運營商簽署了60多份5G商用合同,僅次于諾基亞的78份。
不過中金電子在其報告中指出,雖然中興在中國市場面對來自華為、愛立信等廠商的有力競爭,毛利率短期面臨一定壓力,但預計這種競爭將在5G集中采購一年后緩解。另外基站上游元器件價格下降,BOM(物料清單)成本的下降有望一定程度抵消該沖擊。
“中興在5G發展上規模雖然比不上華為,但也達到了準一流水平,我看好它未來的發展。”上述運營商人士對InfoQ表示。
“真5G”來臨
SA(獨立組網)將是2020年5G發展的重頭戲。
2019年,為加快5G商用速度,運營商在前期會選擇非獨立組網(NSA)方案,在利用現有的4G設備基礎上,進行5G網絡的部署,也就是說,非獨立組網下會同時使用4G核心網、4G無線網及5G無線網。
但同時業界亦一致認為獨立組網才是未來的主流方向,NSA只是過渡方案,NSA也因此常被戲稱為“假5G”。
謝雨珊向InfoQ介紹,2020年5G在網絡架構發展上會以獨立(Standalone,SA)5G技術為主,包括5GNR設備和核心網絡需求提升。SA網絡強調無線網、核心網和回程鏈路架構,支持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在上行速率、網絡時延、連接數量均符合5G規范性能。
工信部部長苗圩1月20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在國際電聯R16標準正式確立之后,國家要重點加快獨立組網的網絡建設,只有獨立組網的方式才能更進一步顯現出5G的性能。此外,大力探索面向行業的5G網絡架構,切實滿足不同行業的個性化需求。
可以預見,進入2020年,諸如中興這樣的設備商亦會加碼推出各種5G解決方案搶攻市場。在剛過去的1月,中興通訊和南非電信運營商MTN聯合發布了東非首個5GSA網絡。
“隨著2020年上半年R16標準逐步完成,各國電信營運商規劃5G網絡除在人口密集大城市外,也會擴大服務范圍商用,將看到更多5G終端或無線基站等產品問世。”謝雨珊進一步表示。
而在標準還在演進的發展初期,由于會涉及到終端和系統協同推進,所以中興也很重視5G終端方面的機遇。如王喜瑜所說,具備5G端到端能力的廠商,在4G向5G切換的時間窗,擁有集成調試的優勢、頻譜利用的優勢。
于是,早在2019年2月中興通訊便發布了中國第一部5G商用手機Axon10Pro。據王喜瑜透露,2020年第一季度,Axon11等新一代5G多模多頻手機將批量上市,預計年內5G手機將覆蓋2000元及以上的價格段,SA工業應用模塊的價格也將快速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中興在運營商業務上有著明顯的領先優勢,但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在4G時代處下風的中興手機能否在5G時代名列前茅?仍充滿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