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防不勝防”,為什么說我們能戰勝它?
其實,潛伏期超長者、無癥狀攜帶者、康復者長期帶毒畢竟是少數,而且只有當感染者的病毒載量達到一定的值,才會具有傳染性,可以說不是所有無癥狀感染者、康復后帶毒者都有傳染性。
另外,總體看這個病還是自限性疾病,感染者即便在較長一段時間帶毒,病毒最終還是會被身體清除掉。
無論如何,經過一個多月的嚴厲控制,新冠肺炎在我國已經從指數增長和高位運行階段,進入到有效控制和殲滅階段。這有力地說明我們的防控措施是能夠戰勝這個看起來防不勝防的病毒的。
為什么能呢?因為我們減少出行和聚會,就減少了與感染者接觸的機會。然后,我們人人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這樣即使接觸到一些有癥狀的或無癥狀的感染者,也能避免感染。
實際上,除了中國內地,這個病在我國港澳臺、越南等地,控制措施也都發揮了很好的效果。
我們現在是很難一下子徹底阻斷這個疫病的傳播。但是依據前段時間的防控成效,我國各省的防控措施都把R0值降到了0.1以下,也就是一個感染者平均傳染的人數不到0.1。這樣再經過一段時間,我們也能徹底清除這個疫病。
隨著一部分出院的康復者核酸檢測復陽,有人提議需要重新評估我國出院和康復標準。考慮到經濟社會成本和可操作性,我個人認為目前的標準不需要進一步嚴格,但應加強對出院患者的持續關注。
目前大家最關心的是,國內疫情正從有效控制逐漸走向殲滅時,國外疫情卻呈現出了暴漲態勢。那么從全球視野來看,新冠病毒究竟有多大的危害性呢?
在1月底,全球99%的病例都在中國,但那時我就提出這個病最大的風險不在國內,而在國外,因為中國肯定能在較短時間內控制和消滅這個疫病,而很多國家要么不太重視這個疫病,要么沒有中國的諸多優勢。
目前從國際疫情暴漲的態勢看,這個病引發全球大流行的可能性很大。
當然,如果各國一致采取強有力的防控措施,還是有希望清除這個病毒的。
即使不能清除,強有力的防控措施也能顯著減緩它的擴散蔓延速度,防止出現武漢剛剛經歷的險情:大量病例呈現“井噴式”增長,并伴隨著醫務人員大量感染發病。
有人認為,新冠病毒即使廣泛流行開來,也和既往的人類冠狀病毒差不多,不會導致嚴重后果——但要知道,多數人對既往的人類冠狀病毒已經有預存的特異性免疫力,對新冠病毒卻是沒有的。
所以如果新冠病毒廣泛流行開來,在最初一兩年內,其危害性很可能遠遠超過既往的人類冠狀病毒。這在武漢的實踐中已經得到證實。
還有人認為,新冠病毒即使引起大流行,也會像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那樣,沒啥大不了的。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時,各國敞開讓它傳播,也只有11%到21%的人口發生感染,病亡者占總人口的十萬分之四左右[1]。
初步估算,如果新冠病毒引起全球大流行,絕大多數感染者(80%甚至90%以上)是中輕癥甚至無癥狀,病亡者預計占總人口的0.1%,且病亡者中80%左右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2,3]。
但是,這0.1%已是2009年H1N1大流行致死率的數十倍,而且它對60歲以下人群的致死率也是2009年H1N1大流行致死率好多倍。
所以這個病一旦廣泛流行開來,對一個國家而言是危害巨大的,會檢驗一個國家是否像中國這樣具有制度優勢、決策優勢和協作優勢。
另一方面,這個病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尤其是年輕人,風險較小,所以我們每個人既要高度重視這個病,又無需恐慌。
接下來,國內應當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摒棄封路、封城、封村、封廠等“一刀切”做法,實施差異化、分類分級治理,逐步復工復產;
同時將工作重心有序轉向“外防輸入”,對所有入境人員而不是少數國家的來客,進行檢疫監管,讓每一位入境者明確其法律責任,盡可能杜絕國外輸入性病例引發當地聚集性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