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刷單將直播帶貨變成數字游戲
疫情暴發以來,在助農助商和刺激消費的推動下,直播帶貨之風迅速刮遍各個領域,在各方大力支持直播帶貨的同時,帶貨亂象也層出不窮。有記者近日多方深入調查發現,如今直播刷單的方式、套餐已是五花八門。有的商家找主播帶貨,成本花了9萬,最后卻虧了5萬;有一些主播,坑位費找商家要5萬,然后卻拿3萬去刷單;屢禁不止的刷單“灰產”也重新活躍,增粉100只要8元、“1288贊+88條真人評論+10萬播放”只要30元……更有甚者,僅靠一個刷單軟件,粉絲評論、互動、銷量甚至發言的間隔時間,便可以隨意設置。
從數據來看,作為直播帶貨的首創者和引領者,淘寶直播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井噴式增長。2月份新增商家數環比增長719%,3月份更是同比大漲3倍,給商家帶來的訂單增長超過160%。最近3年,淘寶直播帶動的每年成交額增速均超150%,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也快速崛起,直播賣貨已成為當前增長最為迅猛的新經濟業態。但同時,中消協3月份公布的《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主播夸大和虛假宣傳、有不能說明商品特性的鏈接在直播間售賣等問題被多次提到,37.3%的受訪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產品質量問題,僅有13.6%的消費者遇到問題后進行維權投訴。
2019年電商直播的行業規模已經超過3000億元,2020年有望突破萬億規模。根據行業發展生命周期,一旦出現峰值后,立刻迎來的是跌至谷底的泡沫。明星們都扎堆帶貨,大量人群放棄主業轉行去帶貨,平臺頻頻出現的主播和公司自己造假,甚至還出現了打著直播月入十萬旗號開辦的各種直播培訓班、4個月實戰挑戰年薪20萬的宣傳等可怕的現象,不知已經欺騙了多少想紅的人。各方玩家粉墨登場,直播間的戰爭變成了一場數字游戲,瘋狂之下,還怎么能做到真正帶貨。
可以預見,直播帶貨的泡沫已經到來,熱鬧的只是冰山一角。其實,網紅直播帶貨就像一陣風,網紅通過打造個人IP,把流量轉化成粉絲,再把粉絲運營成用戶,以形成一個可以廣泛宣傳推銷的直播平臺,如此可實現短時間內大量銷售的效果。而這陣風過去后,留下來的還是產品質量和品牌文化本身,只有讓消費者得到實實在在高質量的產品才能維持持久的生命力。像品牌方自己薅自己羊毛、各路人員一窩蜂撲進直播帶貨、網紅變相騙取“出場費”等行為,都將會在大浪淘沙中淹沒,最終剩下的只有產品本身。
在短期的沖動消費后,消費者最終還是會回歸理性。2020年,紅人供需結構可能依舊失衡,但行業有望從“人帶貨”到“貨帶貨”。直播帶貨領域將走向細分,好貨會成就大量腰部、尾部的主播。同時資源、資本、流量、品牌會越來越向頭部聚集,帶貨人群也將不斷下沉,人人都可以成為帶貨主播,帶貨市場會迎來更大的競爭和挑戰。
面對直播帶貨泡沫化和刷單等亂象,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直播帶貨的優勢,促進相關產業的革新和發展;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各種手段打擊直播亂象,讓直播帶貨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國家層面,要積極出臺相關法規條例,加強監管,規范直播帶貨從業人員,加大對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侵害消費者權益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實現多方協同共治,引導“直播經濟”良性健康發展;從技術上,要積極順應5G時代下新技術應用,如AI、AR、VR等在直播中的應用,打造虛擬現實場景,讓消費者身臨其境地進行購物體驗;在平臺層面,直播平臺在做好自我監管的同時,要積極從商業模式、內容生產、主播培育和吸流能力等方面不斷創新和升級,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消費習慣;最根本的還是在產品上下功夫,無論是企業不斷打磨和推出新產品,還是網紅篩選質高價優、迎合大眾需求的好產品,都要細細鉆研,切不可本末倒置追求一時的銷售。
直播帶貨作為新的“風口”,已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新突破。從一開始就打好根基,趨利避害,防止泡沫的滋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直播帶貨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