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造假質量頻登黑榜企業巨虧 惠而浦敗走中國市場
惠而浦中國出健康家電白皮書 同行:沒權威性 不認可
前天,惠而浦(中國)發布了《2020健康趨勢白皮書》。對此,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艾小明表示,“我相信,此次發布的《2020健康趨勢白皮書》,將有力地促進中國家電健康標準體系的建立,推動家電行業進入健康化升級的新階段!”
此說法旋即遭到業界高度質疑,認為從燈具企業空降做家電的艾小明并不懂家電經營。“惠而浦要設立行業標準,沒有權威性,哪個企業會聽從他的標準?簡直成為行業的笑話。”我國白色家電巨頭美的相關人士表示,作為白色家電領軍企業,美的多個產品標準全面領跑白色家電行業。“惠而浦引領不了中國家電發展方向。”
惠而浦中國家電產品頻登質量黑榜 伴隨夸大宣傳
更巧合的是,在艾小明發布健康白皮書同一天,惠而浦中國生產的一款空氣凈化器被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曝出不合格。型號為WA-5101SFK的惠而浦空氣凈化器潔凈空氣量(甲醛)不合格。
潔凈空氣量是指空氣凈化器在單位時間內提供的潔凈空氣量,是產品的核心性能指標。這一新聞迅速被中國各大新聞媒體給予曝光。
事實上,惠而浦中國的家電產品近年來頻登質量黑榜。就在今年2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到惠而浦中國的一款家用燃氣熱水器不合格。2018年5月,惠而浦(中國)生產的智能潔身器(規格型號WLP-02)等產品接地措施項目不合格,使用過程中有潛在的觸電風險,而被江蘇省質監局曝光。2017年10月,在廣東省工商局的抽查中,惠而浦無霜冷藏冷凍冰箱被查出不合格。
質量不合格的同時還伴隨著夸大宣傳。去年,惠而浦推出的凍齡冰箱被家電院專家明確指出,國家對冰箱有嚴格的稱謂,標準稱呼是冷凍冷藏箱,俗稱冰箱。企業在冰箱的名字前加上凍齡,這個形容詞忽悠的成分大。“起名修飾得再好,保鮮效果不好也沒用。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廠家炒作的各種概念迷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產品質量堪憂,惠而浦售后服務也受到用戶詬病。不少消費者反映,惠而浦冰箱、洗衣機出現了問題后,售后服務不盡如人意。
惠而浦中國財報造假 時隔兩年仍遭股民堅持索賠
目前的惠而浦中國,還在財務造假的陰影中徘徊。2018年5月3日,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給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下發調查通知書。稱惠而浦中國披露的 2015 年、2016 年年度報告涉嫌虛假記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對公司實施立案調查。這導致中國股民紛紛向惠而浦中國進行索賠。不僅去年就發生多起股民找律師向惠而浦中國索賠的新聞,就是進入今年來,距離惠而浦中國財報造假快兩年了,仍有股民進行維權。
惠而浦中國去年巨虧 品牌日益邊緣化
不久前,惠而浦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虧報告,稱預計2019年凈利潤將出現虧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8億元到虧損4.2億元。
惠而浦中國表示,由于公司經營產生虧損,根據有關會計準則,長期資產有減值跡象,特別是冰箱生產線開工不足,需進行減值測試。據評估,冰箱生產線相關的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預計減值幅度不超過2億元。
“惠而浦中國資產減值,業績虧損,惠而浦、帝度兩個品牌在家電行業日益邊緣化,這說明惠而浦(中國)的品牌發展策略整體上并不成功。”有產業觀察家認為,惠而浦中國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反思和調整,這家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依然堪憂。
近日,惠而浦中國還被爆出拖欠供應商貨款,而被供應商告到法庭,敗訴的丑聞。今年2月24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2019)皖01民終2227號民事判決書顯示,原告蘇州科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起訴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要求惠而浦中國支付貨款134444.19元,并支付利息5885元。二中院最后裁定,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蘇州科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支付貨款111416.98元、利息(以111416.98元為基數,自2017年11月13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的標準計至貨款實際付清之日止)。(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