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而浦中國將被格蘭仕收購 分析:留給艾小明的時間恐不多
惠而浦中國今天起停牌,最晚于2020年8月26日起復牌。
美國家電企業惠而浦自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惠而浦先后收購了北京雪花冰箱、上海水仙洗衣機、順德蜆華微波爐和深圳藍波空調,但四次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均以失敗告終。2014年,惠而浦入主合肥三洋,成為控股股東,合肥三洋也因此更名為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惠而浦中國旗下主要有惠而浦、帝度和榮事達三個品牌,惠而浦涉及空調、冰箱、洗衣機、生活電器等產品,帝度主要是冰箱、洗衣機,榮事達主要是冰箱、洗衣機。三洋的商標使用權已在去年到期。
但近年來惠而浦中國出現虧損,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1.5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2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16億元,同比下降93%。此外,惠而浦中國還因虛增2015年度和2016年度營業收入和利潤等原因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安徽監管局被處以40萬元罰款,相關責任人被處以3萬元至20萬元罰款。
業內人士分析,格蘭仕此前并非上市公司,如果此次要約收購成功,或由此實現借殼上市。
“留給惠而浦中國總裁艾小明的時間不多了。”獨立家電分析師張穎認為,艾小明是2017年9月空降至惠而浦中國任總裁的。此前該人沒有經營家電的從業經驗,所以業界普遍不看好其有做好惠而浦中國的業務能力。“艾小明對外宣稱的品牌重塑、產品定位,在實際操作中困難重重。”張穎認為,惠而浦中國將多品牌產品外包,品控無法掌控,多次被相關主管機構查出產品不合格,嚴重影響到品牌聲譽。而艾小明所謂的品牌重塑、產品重新定位,只是宣傳炒作,忽悠外行而已,事實上混亂不堪,消費者對其認知不清,市場并不認可。導致惠而浦中國在艾小明的帶領下并未實現盈利,市場表現乏力、業績虧損。
“如今的惠而浦中國業績差,越發不值錢,被格蘭仕收購是個好結局。”(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