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估價離譜 傷害用戶體驗的愛回收還能撐多久?
登錄黑貓投訴,可以看到關于愛回收惡意壓價的投訴很多,認為愛回收給的手機估價“離譜”的人非常多,讓人難以接受。有網友投訴稱,其小米6在愛回收的估值為450元,但當愛回收回收質檢后給出的金額卻僅為兩塊錢。還有消費者投訴,自己參加京東自營iPhone11以舊換新活動,愛回收約定質檢符合評估即可獲得900+300補貼,卻“惡意壓低質檢價格至490元”。有網友稱愛回收給的實際回收價格只有估價的十四分之一,不會選擇在愛回收進行交易。
二手手機回收商愛回收的商業模式比較簡單,“低買高賣”四個字就能概括。不過,盡管企業需要賺錢和盈利,但是過分壓價傷害用戶體驗,長期來看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和品牌信任的建立。
特別是今年疫情以來,愛回收倚重的線下交易渠道受到重創,讓此前走規模路線的愛回收被曝成本入不敷出,沒有盈利,前景堪憂。據了解,愛回收去年有線下門店600多家。根據此前愛回收對外透露,一家線下門店一次性硬件投入7萬元,加上每個月的運營成本(3個員工的工資和房租)約有3萬元;按600家店來算,硬件投入需4200萬,每個月的運營成本約1800萬,每年就是2.16億,加上硬件投入共2.58億,此外,還有線下推廣團隊的人力成本等。
愛回收在去年6月與京東旗下的二手商品交易平臺拍拍合并,宣稱將獲得5億美元的融資。可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官方公告顯示,京東集團實際投入現金為近2000萬美元。 如今已經過去了一年半,再未融資過的愛回收賬上資金到底有多少呢?這些現金又能否支撐愛回收600多家線下門店以及幾千名員工安然度過2020年呢?盡管在今年疫情期間,愛回收創始人陳雪峰表示,“背后有京東這棵大樹在,我們慌什么慌?” 然而,投資機構能否解決企業的問題及各種現金流呢? 對此,產業觀察家認為,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投資方的大腿,在資本市場趨冷的當下,又能獲得多少持續的輸血?把活下去的希望交到別人手里,沒有能夠自己做主的線上流量,還能撐多久?
二手回收電商變局再啟。產業觀察家指出,以往二手手機回收這個“累活”沒人愿意做,愛回收壟斷了手機品牌商城的以舊換新業務,這是其前些年之所以能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如今,手機企業開始重視這塊戰場,同時也意識到一家壟斷所帶來的客訴升高問題,因此vivo選擇了和回收寶合作,小米投資了閃回收。面對背靠閑魚的回收寶、有騰訊支持的微回收、小米投資的閃回收,如今有著京東投資的愛回收已無優勢可言,面臨著的是消費者不買賬,及現金流短缺難題,愛回收沒有融資就活不下去,其或步ofo后塵。(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