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電視沒有勝利
近日TCL電視和海信激光電視的訴訟正式作出終審判決,一審法院認定的TCL王牌電器公司商業詆毀海信激光電視成立,認定TCL王牌電器在被訴侵權視頻中假借消費者名義對海信激光電視進行商業詆毀,主觀惡意明顯,侵權情節嚴重,將一審法院確定的TCL王牌電器賠償海信視像50萬元依法調整為200萬元,并判決TCL王牌電器在其官方微博置頂位置連續15日刊登道歉聲明以消除影響。
然而TCL顯然對此判決結果不服,在其置頂微博的道歉海報中,以“沒能讓真相大白我很抱歉”為標題,內容幾乎直指激光電視依舊是智商稅。
實際上,TCL一直以來并不認可激光電視,2019年,TCL分別在抖音和微博上通過虛擬情景,以男性消費者的口味評價激光電視,其言辭不乏“漏光”、“噪音大”等指控,成為了TCL與海信激光電視訴訟的起因。同時10月,時任TCL電子副總裁的張少勇更是直指“OLED電視和激光電視賣得好,是天理不容”。
雷聲大,雨點小
拋開兩家企業的商業競爭行為來看,激光電視的優劣需要在市場中檢驗。盡管海信激光電視在訴訟中獲勝收獲了聲量,但從消費者反饋以及激光電視的市場表現來看,激光電視的認可度并不高。
盡管激光電視相關的討論經常“出圈”,然而激光電視的關注度并未體現在其銷量上,Omdia數據顯示,全球激光電視近年來處于高速增長的狀態,但市場占有率一直在0.1%以下,今年第一季度僅為0.08%。
而致命的是,曾經在彩電空白的大屏領域,激光電視也開始喪失優勢。中怡康數據顯示,在75英寸及以上的大屏市場中,2020年激光電視銷售額同比下降20%,盡管2021年上半年恢復至38%,但遠比不上液晶電視95%的增速。
從數據來看,盡管TCL與海信激光電視的訴在家電行業內引起轟動,但并未為“激光電視”起到正名作用,反而在TCL的不服之下,“激光電視”再一次被推向風口浪尖。
其背后是難以提升的用戶滿意度。在激光電視的用戶反饋中,畫質以及受環境光干擾是其最主要的缺陷。而在其近來主要的宣傳的護眼上,也受到消費者投訴。去年,激光電視的用戶就曾經發布微博控訴激光電視畫質差、漏光嚴重、白天看不清、晚上看眼睛痛等問題。
而《南方日報》此前也專門請來醫學專家就激光電視護眼問題展開分析,指出激光電視護眼缺乏根據。人民日報社主管的權威健康媒體《生命時報》也報道“多位眼科專家論證激光電視不護眼”,指出“激光電視對外宣稱的護眼功效,其實沒有充足的科學依據支撐。
沒有未來?
業內人士曾經指出,“激光電視是過渡性產品”。
顯示面板的生產工藝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提升,早幾年激光電視可以憑借彩電空白的大屏領域收獲市場,并將“激光電視”一舉推到數萬元的稿件。但如今伴隨著高世代面板產線陸續下線,大尺寸的液晶電視已經不再罕見。其中TCL、紅米等品牌的98吋液晶電視價格已經下探到2萬元以內。這意味著,激光電視已經喪失了“大屏”的優勢。
另一方面,激光電視陣營仍然處于“孤軍奮戰”的狀態,其中海信激光電視占據了大量市場份額。而三星、索尼、TCL、創維等廠商,則背離激光電視路線,向更高品質的MiniLED、MicroLED以及OLED等方向探索。
TCL與海信激光電視的訴訟看似圍繞著激光電視,實際上卻是技術路線的爭議,其中海信代表了激光電視,而TCL代表著MiniLED。然而需要注意的是,MiniLED誕生之初就受到了相關廠商的簇擁,除了彩電廠商之外,MiniLED也收獲了蘋果公司的青眼。這意味著,有先天缺陷的激光電視,并未取得未來顯示技術主流的參賽資格。
今年來,伴隨著彩電產品均價的提升,我國彩電行業呈現出量降額升的趨勢,也將迎來進行產品結構調整的契機。今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65英寸以上電視市場份額持續增長,其中85吋和100吋以上超大尺寸市場增長較快。這意味著大屏化成為當今彩電市場的主旋律,彩電廠商將在大屏領域投放更多產品、這將進一步擠壓激光電視的生存空間。
彩電行業發展多年,技術發展從未間斷,技術不斷誕生,也不斷淘汰。背投電視、等離子電視等猶如曇花一現,最終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激光電視若不想步其后塵,還需看準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