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空調,除了便宜沒啥優點;貴的空調,除了貴沒啥缺點
別急。“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我們都知道,但你可能不知道低價空調背后藏著的貓膩。請記住這樣一個市場規律:便宜的東西,除了便宜沒啥優點;貴的東西,除了貴沒啥缺點。
一分價錢一分貨
實際上,現在的空調企業其實沒有很大的調價空間。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國內空調行業走過幾十年,各家企業技術非常成熟,成本、利潤已經基本穩定。
比如說一樣的空調,這家賣的貴,消費者可能就去別家買了;賣的便宜確實銷量會高,但如此一來打破價格秩序不說,可能賣50臺不如以前賣30臺利潤高,沒必要。而且對于主流大牌來說,根本不需要“賠錢賺吆喝”。
那為什么市面上還會有這些超低價、打骨折的空調呢?最常見的有2個:一是壓箱底賣不掉的“庫存貨”,二是成本本身就低的“減配版”。
先說庫存貨。空調市場一般11月以后是生產旺季,一些賣不掉的就會在來年開春入夏“甩賣”,考慮到2020年市場低迷,庫存貨較往年應該只多不少。要知道,庫存貨一般不是熱銷款,說明本身有問題。加上空調更新換代快,這些產品很可能在能耗、效率方面已經過時。
再說減配版。這更好理解了,就是壓成本。比如把空調扇葉材料從樹脂換成硬塑料、壓縮機換小一號的,各方面都用最便宜的,而且消費者不拆機根本看不到,這樣的產品甚至連基本質量都保證不了,還不如庫存貨呢。
空調應該怎么買?
那問題來了,空調到底要怎么買才保險?可以簡單總結成3步,第一步明確自己的需求,第二步選擇定價合理的產品,第三步看口碑和評價。
首先,如果你對空調的需求就只是夏天吹吹涼風,那這種基本技術對各大品牌來說都不是問題,他們的入門級產品都是可以放心選的。不過,現在空調已經不是傳統冷熱調節機器了,比如海爾空調就分了母嬰、凈化、新風等類型,如果有這類需求那可以直接針對性的篩選。
其次,要看定價是否合理。上面講的那些是海爾空調先研究的,但是這會已經是市場主流了,各家都在做。但要知道,做這些科技創新是要花錢研發的,價格肯定是要貴一些,花錢提前享受高科技、新功能這是合理的。后續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價格也會降下來,所以參考市場同類型產品的定價區間,一般差價不會太大。
最后,多看看評價和口碑。商家做宣傳可能會夸大,但消費者一般不會說謊。確定好需求、品牌型號,不妨再花點時間去看看買家的評價、權威的測評等,多轉一轉你心里就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