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提升市值的措施已兌現!海爾智家還會干啥?
眾所周知,海爾智家無論是全球化創牌,還是做高端品牌,都是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但這些優勢卻沒有反應在市值上,這也導致了外界經常喜歡拿海爾智家和美的集團、格力電器 比市值,唱衰海爾智家。
實際上,海爾智家市值低,有空調業務的短板的原因,也有戰略方向、上市業務結構等原因造成的。面對這些影響市值的因素,海爾智家已經開始一一解決,目前兩家上市公司合體已經完成,資本市場對此普遍看好,都給予“買入”評級。
同時,對于繼續提升市值的措施,海爾智家還在進行中,現在正在逐漸釋放價值,所以在財務、業績上是沒啥問題的。目前,海爾智家已經意識到了一些影響公司整體效率的關鍵問題,且正在逐步解決。在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看來可以分三個角度來看海爾智家的估值提升邏輯:
1.短期:H股順利上市帶來估值回升
2.中期:整合后帶來的業績提升提高估值
3.長期:智能家居業務壯大提高估值
其中,H股順利上市推動估值提升的邏輯已經初步實現,中長期業績提升還有待驗證,我們一個個來看。
1.整合海爾電器完成
整合海爾電器對海爾智家是一個很重要的操作。在“合體”完成之前,你可以將A股上市的海爾智家、H股上市的海爾電器看做兩家相對獨立公司。海爾智家之所以與格美收入相當但利潤差得很遠,一大原因就是兩家公司在運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不必要的費用,這種“摩擦成本”吃掉了不少利潤。
根據2019年的數據,海爾智家無論是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還是財務費用率都是最高的,前文也提到眾多前瞻性戰略布局增加了海爾智家的長期費用支出。而“合體”你可以理解為海爾智家將海爾電器徹底買回來了,成為了一家公司,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內斗,緩解這種現象。
2020年12月23日,海爾智家H股成功上市,港股的海爾電器變成了海爾智家。雖然這只是一個標志性事件,雖然合并的利好還需要待一季報來顯現,但對于資金來說這種預期已經足夠了,A股、H股至今均表現優異。
2.2021年業績驅動
剛才提到,“合體”完成之后預計將降低費用,這體現在業績數據上就是凈利潤的快速增長。同時,收購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同業競爭,讓企業更好地發揮規模效應。
而且海爾智家剛剛成立的三翼鳥場景品牌將逐步打通智慧家居場景的銷售,客單價22萬一套的智慧家居可是很賺 錢的。隨著房地產竣工數量的回暖,智能家居也能吃到房地產后周期的紅利。
從更為宏觀的角度看,家電行業規模近年來整體保持穩定,其中海爾智家主打的高端市場增長明顯。2021年隨著新冠疫苗的出現以及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新冠對線下銷售帶來的影響也將逐漸減弱。
所以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認為對于海爾智家牛年的優秀業績表現還是很有盼頭的。
3.智能家居逐漸落地
要說海爾智家與格力美的相比,自己擁有的最大特色就是智能家居戰略了。從公司將名字從“青島海爾”更換為“海爾智家”就可以看出向智慧家居進軍的決心。
其實關于智慧家居的內容我們之前的文章中提過,所謂“智慧”就是傳統家居與互聯網的有機結合,可以想象一下把家里的冰箱、臺燈、電視、微波爐等等都用一個平臺連接起來,你用手機操作或語音就能夠輕松控制……說白了就是互聯網+傳統家居=物聯網。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在不斷擴張。海爾智家則是國內智能家居的帶頭人,小米在這方面也做得不錯。
這樣看,智慧家居的逐漸商業化推廣將成為支撐海爾智家價值提升的長期邏輯。讓人比較看好的是海爾智家專門做成套定制智能家居的子品牌三翼鳥,去年年底,三翼鳥品牌的成立標志了海爾智家智慧家居的商業化落地。
相對于傳統零售的家電,三翼鳥提供的是一整套智能家居,如智慧廚房、智慧臥室等,平均客單價為22萬元。三翼鳥也是全球首個提供智能家居場景服務的品牌,海爾智家新建品牌與傳統零售品牌區分開算是個明智的選擇。
綜上,簡單陳述了海爾智家起飛的短中長期邏輯。目前,海爾智家與格力美的的營收規模不相上下,但市值卻差了一大截,2019年海爾智家與美的的收入只差了700億,但市值卻差了4000多億。
而等這些邏輯一一落地后,海爾智家或將成為國內領先的智能家居平臺;美的隨著不斷收購擴張或許將成為一個大小家電全零售平臺;而格力目前仍以空調業務為主業,不過正加快多元化布局,生活電器和智能裝備或成為其多元化戰略的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