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容儀“鎳超標”?專業機構:檢測標準不適用
據了解,美容儀“鎳”超標源自去年10月央視一則關于美容儀的報道,該報道提及測試的10款美容儀有6款“鎳超標”,會引發皮膚過敏、爛臉等隱患。此事引發國內消費者特別是女性的高度關注。
今年2月底,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美容及其他器具分技術委員會發布紅頭文件,回應“關于家用電子美容儀相關標準信息咨詢”一事。
文中表示:第一、目前國家對美容儀適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是GB4706.15-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皮膚及毛發護理器具的特殊要求》和GB4706.85-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紫外線和紅外線輻射皮膚器具的特殊要求》。同時這兩項標準應該與GB4706.1-200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通用要求》配合使用。
第二、該文件還明確指出家用美容儀推薦標準,于2019年正式實施的GB/T 36419-2018《家用和類似用途皮膚美容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規定,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國家鼓勵采用推薦性標準”。
第三、對于GB 28480-2012《飾品有害元素限量的規定》,該標準文本第一章適用范圍指出“本標準適用于各種材質的飾品(珠寶玉石除外)”,同時建議,該強制性標準是否用于電子美容器的問題應向國家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咨詢。
據媒體報道,作為國家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強標處進一步回應:GB 28480-2012的適用范圍中明確界定了該標準適用于除珠寶玉石以外各種材質的飾品,家用美容儀不是飾品,不是該標準的規制范疇。
至此,歷時近半年的家用美容儀行業“鎳”超標爭論迎來大結局,被檢測的6款美容儀也迎來遲到的真相。
“鎳超標”問題是由于美容儀材料安全相關的標準相對滯后引起。目前我國并無美容儀鎳超標的相關標準,事實上國外也沒有,當前全球鎳標準要求最為嚴苛的歐盟鎳標準REACH法規,該法規其主要針對四類物品,穿透皮膚的物件(如耳釘)、穿透身體的物件、長期直接接觸皮膚的物件(如手表表帶)、長期直接接觸皮膚的電鍍產品(皮帶扣),顯然,這并不適用于美容儀。國家盡早出臺美容儀材料相關標準,成了眾多企業關心和呼吁話題。
作為中國首批國家級電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牽頭推出了針對家用美容儀的團體標準。威凱檢測聯合了企業、醫院、檢測機構等多方共同參與團體標準制定,包括雅萌(碧捷(廣東)潔凈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多家單位。
該團體標準涵蓋了家用美容儀的4大方面:衛生安全的評價、產品性能評價、人體皮膚安全性評價及人體功效性評價,其中人體功效性評價為核心參考依據。隨著相關標準的出臺,相信美容儀行業發展將愈加規范。據了解,此標準正積極立項為國家強制標準或行業推薦標準。(石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