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被叫停、遭專利訴訟 易來智能反靠“提價”博資本眼球
對此,產業分析師認為,易來智能IPO被上交所叫停,或因其核心競爭力匱乏所致。
實體還是中介 易來智能科創屬性遭質疑
公開資料顯示,易來智能2012年注冊成立于青島市,創始人兼CEO是姜兆寧。姜兆寧曾有過兩年的海信工作經驗。2013年4月,江兆寧發起眾籌項目Yeelight智能調光燈泡,吸引到200多個支持者,從此易來智能踏進智能照明行業。2014年,易來智能加入小米生態鏈。
自成立以來,易來智能一直采用的是代工生產方式,目前并無自建工廠,主要代工廠商包括全億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四川長虹器件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元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據了解,易來智能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15項發明中,10項都是和小米共有的。
易來智能在終止IPO前遭到了“技術來源、實體還是中介”等多種問題的質疑,并在最核心的科創屬性上遭到監管連續追問。
在科創板IPO首輪問詢中,上交所主要關注易來智能實控人、股東、代持、科創屬性、核心技術、市場競爭狀況、自有品牌銷售模式、米家品牌銷售、與小米的合作、業務獨立性、產銷率等,這里共有34個問題被問及。
在科創板IPO第二輪問詢中,上交所主要關注易來智能科創屬性、獨立性、實控人、外協加工、收入核查、核心技術收入占比等,共計13個問題。
而后在今年7月7日,上交所終止了對易來智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
被多家照明公司起訴 易來智能身陷專利訴訟
易來智能創新性能力遭到質疑的同時,還深陷專利權糾紛。國外照明企業Signify(昕諾飛)在易來智能科創板申報前1年,就以5項美國專利向易來智能發起過專利侵權訴訟,央企鴻雁電器也曾向易來智能發起過兩起專利侵權訴訟。多起訴訟案件背后,體現出的是易來智能自身在技術和科創方面的短板。
在2019年10月,Signify在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方法院對易來智能發起專利侵權訴訟,指控易來智能侵犯專利號 US6969954、US6692136、US7014336、 US7255457以及US9184497的五件專利。
易來智能在首輪回復中表示,隨后其與Signify就專利授權事項達成了知識產權許可合同。許可費主要包括固定費以及后續按照許可費率計算的產品銷售提成。2020年度,易來智能共支付給Signify221.2萬元專利許可費。
易來智能和Signify的專利訴訟以繳納許可費為結束,而易來智能和鴻雁電器的專利訴訟還未完結。
據鴻雁電器透露,和易來智能的專利權糾紛主要涉及LED吸頂燈具產品,涉案的專利包括兩項實用新型專利,目前法院正在受理中。
昨天,易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達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表示,易來在近兩年開始發力線下。“線下會是未來提升毛利率的一個重要的市場。”“因為只有產品做到好,你稍微賣的貴一點,消費者能認可,對吧?”
對此,產業分析師表示,任何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都是創新性,易來智能不通過核心競爭力降低產品成本,而通過漲價維持企業利潤的做法,不僅幼稚,而且這樣的企業注定沒有競爭力,恐難長久。(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