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展望2022年:存量競爭時代 新的機會在哪?
回首2021年,毫無疑問是蘋果大豐收的一年。第四季度,蘋果成為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廠商。而這毫無疑問給其它國產廠商帶來了巨大壓力,尤其是中小手機廠商。
在小米和OV都在試圖爭奪華為空出的市場份額時,包括黑鯊、魅族均傳出了被收購的消息。存量市場的競爭,就是一場零和博弈。
近日,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發布的內部信被曝光。他直言,2021年中國手機市場競爭異常激烈,2022年的中國手機市場依舊不容樂觀。但他同時指出,一加也看到了巨大的機會。在一些高頻場景下,比如游戲體驗、流暢性能等,行業里依然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他認為這就是一加的機會。
接任中國區之后,他給一加定下的目標是:打造出游戲體驗第一的性能旗艦產品。
2022年 更多中小廠商要出局?
“2021年中國手機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說。
近幾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市場總量很難再有大的增長。
以IDC的數據為例,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44億臺,而2021年的出貨量僅為3.29億臺,相比此前不僅未有增長,甚至還有萎縮。這也意味著,市場上的玩家們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以2021年為例,出貨量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為:vivo、OPPO、小米、蘋果、榮耀,五家廠商市場份額的總和近85%。值得注意的是,這五家廠商的出貨量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長,而余下的廠商的整體出貨量則同比下降了48.5%。
中小手機廠商的困局由此可見一斑。
實際上,在近年來的市場競爭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小手機廠商退出市場,比如此前的金立、錘子等。近期,黑鯊、魅族也傳出要被收購的傳聞。
這兩家手機廠商是小而美的代表。其中黑鯊專注游戲手機賽道,但多年來并未實現銷量規模的突破;魅族則在小而美和大眾化之間搖擺不定,逐漸從巔峰走向衰落。
魅族的境遇無疑更加讓外界唏噓。其曾經一度是國產精品手機的代表,與小米并駕齊驅,如今卻傳出要被吉利的手機子公司收購。
實際上,大多數手機品牌均在采取集團作戰的方式,比如小米與Redmi,vivo與iQOO,此前的華為與榮耀,希望通過不同的子品牌和產品線盡量覆蓋更多的細分人群和場景。
在此背景下,2022年對于所有的中小手機廠商而言,無疑依然將是十分艱難的一年。
一加未來的機會在哪?
今年是一加在手機行業的第九年,其曾經也被外界視為小而美的手機廠商,但情況在2021年發生了改變。
2021年6月,一加正式宣布與OPPO合并,成為OPPO旗下的獨立品牌。相應的,在包括IDC等第三方機構的2021年數據報告中,一加的出貨量也與OPPO合并。
兩個品牌合并后,對于一加最為迫切的是,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以及歐加集團中,一加未來的定位到底是怎樣的?
在李杰看來,2022年的中國手機市場依舊不容樂觀,但同時也看到了巨大的機會。智能手機經過十余年的普及,已經深入到用戶的每一個生活和工作場景,在經歷多次換機后,用戶對于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體驗細節的敏感度也越來越高。在一些高頻場景下,比如游戲體驗、流暢性能等,行業里依然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而這就是一加的機會,也是一加的優勢所在。
“在這樣的行業趨勢下如何才能破局?”李杰給出的方向是“打造游戲體驗第一的性能旗艦。”
他在內部信中指出,中國有近7億的手游用戶,游戲是高頻場景,但大部分用戶不會為了玩游戲而單獨購買游戲手機,用戶更需要的是一款游戲性能體驗好,同時滿足日常全場景需求的旗艦產品。“不客氣的說,現在市面上并沒有一款旗艦手機在游戲場景下的體驗做到極致,還有很多體驗細節待完善。”
事實確實如此,包括黑鯊、紅魔等在內的游戲手機便是例證。雖然外界都十分看好游戲場景,但當面對造型奇特、價格昂貴的游戲手機時,選擇為之買單的用戶少之又少。有行業人士透露的數據稱,每年市場上游戲手機的總銷量也不過一百多萬臺,甚至不如一款熱銷的主流手機的銷量多。
李杰此前在接受新浪科技等媒體采訪時強調,如今游戲在用戶生活場景中非常重要,占據了一定的人群和使用時間。一加會以此為切入點,定位成游戲體驗特別好的性能旗艦,但不會做成特別小眾的純游戲手機。
在存量市場的競爭中,細分用戶和場景確實十分重要。而在回歸OPPO后,一加在游戲體驗和性能的打造上也將獲得更多集團的資源支持。
2022年,一加要實現破局,李杰在內部信中還強調了兩點。一是堅信加油是一加最大的資產,他會做好品牌與用戶之間的連接器,主動去聆聽用戶并及時反饋;二是堅持做好產品體驗,用細節去打動用戶。
根據李杰此前透露的數據,2021年一加全球銷量1200萬,是上一年的兩倍,其中中國區占比超過20%,2021年中國區銷量也增長了近90%。“2022年,我相信只要堅持加油文化,堅持做好產品細節與體驗,打造出游戲體驗第一的性能旗艦產品,一加一定會獲得更多用戶的認可。”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