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普渡送餐機器人率先打通餐廳送菜任督二脈 對餐飲業將帶來顛覆性技術變革

事件:普渡科技實現餐廳從出菜到送菜上桌全自動化
昨天,在普渡科技2022年春季新品發布會一開始,普渡科技創始人兼CEO張濤就開門見山表示,目前餐飲機器人面臨三座大山,包括高峰期通過性、全流程自動化、低地面通過性。這三座大山深深影響送餐機器人的行業滲透率提高到很高水平,而普渡科技推出的新品將著重解決這些消費痛點。
如普渡科技發布的“巧樂送”商用機器人,是普渡科技針對餐廳高峰期配送問題打造的新品。它的最大特點在于賦予機器人行走意圖可視化和后向感知能力來建立人機通行規則,解決人與機器人之間的路權協調問題。
人機相向而行時,“巧樂送”通過激光投影顯示出行駛意圖或者通過水波紋提示路人發生阻擋,便于路人主動選擇自己的最優行駛路徑,在人機同向而行時,“巧樂送”則能識別到后方來人,自動選擇側方避讓。
張濤認為,“巧樂送”宛如在高峰期人機通行中引入“紅綠燈”機制,定義機器人與人的通行規則,將從根本上解決高峰期配送問題。
普渡科技針對送餐場景推出的A1機器人,則在應用覆蓋上更進一步,它配備了高適應性柔性夾爪,可以利用PUDU自研的菜品識別技術和視覺定位抓取技術,實現菜品準確識別和精準抓取。
從出餐口取到菜品之后,A1首先會自動行駛至目標餐桌,然后在上菜時,它能識別感知復雜的餐桌環境,識別餐桌上菜品的有效放置位置,同時自主規劃機械臂的最優路徑,完成菜品上桌的最終流程。
在無人配送領域,普渡科技此次發布了D1。該產品不僅采用了很多普渡科技自研的核心零部件,包括關節模組、算力主控板等,而且還搭配了柔順力控的綜合控制方案,能夠適應不同的地形,即使在外力的擾動下,也能夠始終在運動過程中保證機身平衡。
D1還配備了可以自動調節俯仰姿態、保持水平平衡的云臺配送盒。它可用于存在不平地面、臺階、斜坡、小橋流水等獨特裝修風格的餐廳,也可應用于寫字樓、園區、住宅小區,完成“最后三公里”的配送。
張濤表示,這款四足送餐機器人重新定義了機器人的配送邊界。很多區域機器人難以運行,但PIDU D1具有全地形配送能力,有望把餐廳場景的適應性從30%提升到70%。
此外,普渡科技也在加碼清潔機器人領域的布局,昨天發布了微型數字洗地機SH1。這款機器人為環境復雜、地面不規則的餐廳場景所打造,提供的靈活清潔解決方案,具有標準洗地、單吸、水刷、單刷等4重清潔模式。
SH1還采用模塊化設計,可進入40cm窄道及10cm以下的低矮空間,同時,用戶可通過APP查看SH1的使用狀態、工作時長等,及時了解清潔狀態,還可獲取數字化清潔報告,回顧歷史清潔任務。
觀察:普渡科技領跑餐飲機器人細分賽道
有權威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送餐機器人市場規模只有0.2億元,但是到了2019年,中國送餐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了2.2億元。預計在2025年,餐飲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近150億元。屆時餐飲機器人在服務機器人中的占比將提升到10%左右。
目前餐飲機器人市場競爭激烈。除了普渡科技,擎朗智能也推出了主要應用于餐廳配送、酒店服務、醫療配送、外賣配送等場景的服務機器人。此外,盒馬鮮生、京東、海底撈等互聯網和傳統企業也都進軍該領域。
產業分析師認為,普渡科技此次推出的送餐機器人,已經形成了從餐廳內從出菜、送菜到回盤、以及餐廳的清潔一整套餐廳自動化解決方案,可謂深諳餐飲業送餐機器人面臨的消費痛點,一次性解決了餐廳“最后一米”的行業難題。加上全新的產品形態,不僅能為餐廳吸引來更多的消費者,而且還能提升餐廳格調,為餐廳實現降本增效,將打動餐飲客戶為之買單。
“智能機器人已經逐漸進入普通消費者的生活。可以看到,以普渡科技為代表的智能機器人正從最初的餐飲場景走出,進入到醫院、銀行、政務大廳、酒店、網咖等各行各業,拓寬自身邊界。”
公開資料顯示,普渡科技于2016年在深圳成立,專注智能服務機器人,是國內餐飲機器人落地最廣企業之一。2021年9月,普渡科技宣布完成近10億人民幣的C1和C2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美團、深投控資本、紅杉中國等。(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