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聯合京東科技發布《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實踐白皮書》 京東云首發城市數字經濟能力

白皮書顯示,京東科技依托京東長期積淀的數智供應鏈能力與深刻產業洞察,已逐漸形成服務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技術能力、服務體系和建設模式,業務覆蓋全國超20個省份、落地80多座城市、共建70余個園區、集聚超5000家企業,成功探索出一條“數實融合、產業賦智”的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新路。
結合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不同類型,京東科技圍繞產業治理鏈、運營鏈、供應鏈攜手政府差異化推進“延鏈”、“補鏈”、“強鏈”行動,打造出一批特色鮮明、成效明顯、示范引領的城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例如針對鶴壁等潛力型城市,京東科技以“建鏈/延鏈”筑基礎為發展思路,推動城市數字經濟集群發展。通過助力鶴壁落地建設智能化示范應用,共建京東(鶴壁)數字經濟產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園,京東科技幫助鶴壁全面提升數字治理“軟實力”、快速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產業運營和服務體系,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群,帶動了鶴壁現代物流、對外貿易、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堪稱政企合作之典范。
面向特色型城市,京東科技則以“補鏈”興產業為發展思路,積極探索平臺企業與城市聯合運營模式,推動傳統產業全方位、全鏈條數字化轉型,促進融合創新發展。例如,京東科技攜手佛山市南海區共建京東(佛山)數字經濟產業園,打造工業互聯網產業載體集聚,并通過搭建數字化治理平臺、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等一系列創新服務應用,服務政府決策和產業發展,為佛山市南海區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建設提供運營服務保障,為粵港澳大灣區及全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和創新實踐。
而面向北京、天津、重慶等綜合型城市,京東科技發揮自身在資源協調、科技創新服務、產業運營等方面的獨特優勢,以“強鏈”樹標桿為發展思路,打造特色產業級應用示范。例如,京東科技攜手北京市共建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助力培育數據要素交易市場;建設服務貿易交易會數字平臺,助力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服貿會”,共創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高地。
中國信通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副所長劉高峰認為,數字融合應用是城市數字經濟的“主戰場”,數字融合應用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水平。未來,各地需要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聚焦有本地特色的數字經濟;制定數實融合轉型路線圖,制定轉型實施方案,明確轉型目標及推進步驟;強化智能化技術平臺支撐,推行重點行業“鏈長制”;以應用場景開放創新開展試點示范,復制推廣城市管理與服務典型新應用,全面助力城市數字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石堅)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