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收購萬通 快遞青睞支付
而中通數科背后,是國內老牌物流企業中通快遞。股權質押作為一種融資手段,在公司經營過程中十分常見。有知情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目前收購事宜正在推進中,后續具體內容仍需以工商信息披露為準。
中通收購萬通
支付公司股權變動再現。在經歷了高管“換血”后,近日萬通支付股權質押一事再度引發熱議。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萬通支付全資控股股東湛迪科技于10月14日將其持有的萬通支付40%股權及其派生權益,質押給上海啟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出質股權數額為8000萬元。而后者為中通數科旗下全資子公司。
盡管從股權關系來看,中通數科與中通快遞并無關聯,但前者的實控人、執行董事賴建昌,也是中通快遞副總裁。而萬通支付新晉法定代表人彭勃,也是中通數科旗下另一家全資子公司的執行董事、法定代表人。
萬通支付方面,根據央行官網,萬通支付于2012年6月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此前名為集付通支付。2016年12月,恒大集團完成對集付通的收購,后者更名為“萬通支付”。從展業范圍來看,萬通支付獲準開展互聯網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廣西、廣東、云南)業務。
對于萬通支付這一股權變動,業內已有預期。2022年8月,萬通支付高管層幾乎全員換血,原本的8名高管僅保留了2人。而新任總經理彭勃的加入,彼時便引發了業內對于中通快遞入股第三方支付領域的討論。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股權質押又稱股權質權,是指出質人以其所擁有的股權作為質押標的物而設立的質押。通常情況下,質權人只能行使其中的受益權等財產權利,公司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非財產權利則仍由出質股東行使。若出質人到期無法按協議約定償還出質金額,對應的質押股份就將由質權人處置。
支付機構的股權質押也被業內看作是支付牌照買賣的前兆,此前也有不少機構進行了同樣操作,后將支付牌照收入囊中。冰鑒科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股權質押的方式將相關派生權益轉移出來,已經成為部分公司變相獲取支付牌照的一種方式。但股權質押并沒有改變公司所有權結構,股權依然屬于原有股東。同時,支付牌照收購需要央行批準,且審批非常嚴格,牌照交易仍然面臨監管部門是否認可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在萬通支付這一起股權質押中,是否也是同一流程?收購牌照當前具體是何進展?北京商報記者也向中通數科方面進行了了解,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
不過,有知情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目前各項事宜正在推進中,后續具體內容仍需以工商信息披露為準。股權質押作為一種融資手段,在公司經營過程中十分常見,在收購牌照時使用這一方式也合情合理。
完善金融業務版圖
對于中通快遞布局支付牌照,10月20日,不少支付行業分析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這一收購事項應是水到渠成。
近年來,支付業務幾乎成為各類公司進軍金融業務時的“必爭之地”。基于支付的高頻和金融屬性,使得支付牌照在商業價值、數據價值和用戶價值等方面產生突出優勢。同時在新增支付牌照發布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的當下,市場上存量支付牌照更顯珍貴。
而在快遞物流行業,相較于支付牌照,商業保理和融資租賃熱度更高。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在行業頭部知名快遞機構中,僅有順豐在2011年便成立了順豐恒通支付,這張支付牌照也是順豐試水金融業務的“探路石”。
回歸到中通快遞本身,其在金融領域的布局也并不少見,拿下支付牌照后也將進一步完善金融版圖。2008年后,中通快遞相繼拿下融資擔保、供應鏈管理、商業保理等牌照,2019年1月,由中通快遞全資控股的小額貸款公司正式成立。2022年1月,中通數科注冊成立,旗下還有一家中通(北京)商城有限公司在同年8月成立。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分析指出,中通快遞作為一家老牌物流企業,具有海量的物流、商品信息及資金流數據以及海量的企業和個人客戶。在物流服務基礎上,提升數據和科技能力,拓展相關的金融、電商等服務,進行適度多元化,是頭部快遞企業構建業務生態、改善盈利的重要方式。中通快遞的相關操作,顯示出其在金融和商品服務等方向的布局在加速。
“供應鏈金融講究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三流合一,只要掌握這三類信息,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就如魚得水。”王詩強表示。王詩強提到,中通快遞這類場景方,積累著大量的客戶物流數據,為面向上下游客戶提供金融業務創造了更大可能性。同時,隨著業務的增長,支付通道費已經成為物流公司不可小覷的一筆成本,獲取支付牌照勢在必行。
此外,前述知情人士也透露稱,隨著中通快遞對萬通支付收購完成,有助于中通快遞通過自己的支付平臺進行交易結算業務,解決因規模擴張而帶來的交易信息不對稱、信用體系不完善、支付結算體系風險較大等痛點,降低企業整體運營成本。
快遞與支付 “雙向奔赴”
快遞公司與第三方支付的碰撞,不僅僅體現在對快遞公司的影響上。按照40%的股權對應8000萬元計算,萬通支付的牌照整體價值為2億元。“這一交易價格其實并不貴。”王詩強評價稱。
2022年以來,支付機構依舊面臨了嚴監管態勢。一邊是罰單頻出紅線收緊,一邊是中小機構加速出清,尤其以預付卡機構為甚,行業玩家減少。根據央行官網披露的最新數據,僅從牌照注銷日期來看,年內已有23家支付機構退場。
而萬通支付也并非年內首家出現股權變動的公司。出于公司經營、響應監管要求等因素考慮,部分持有支付牌照的機構也做出了業務調整。例如,2022年5月,億利集團將旗下圣亞云鼎支付約15%的股權作價2250萬元,質押給了長沙五八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銀聯商務分別在6月與8月將旗下兩張支付牌照掛牌轉讓;福建中聯信支付100%股權于9月走上拍賣臺,已經歷了一次流拍……
在北京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看來,中通快遞與萬通支付的收購交易,屬于客觀市場需求下的一場 “雙向奔赴”。監管政策收緊后,市場上流通的支付牌照數量有限,其他領域的企業想通過支付牌照布局相關業務,便需要通過收購的方式完成。
“另一方面,是支付機構行業本身的競爭加劇,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傳統的盈利模式難以為繼。在進行股權變更后,引入更具實力的股東方,例如各類傳統的實體企業,能夠有助于支付機構獲得資金、技術以及場景等方面的支持,幫助其增強市場競爭力。”王鵬補充道。
于百程同樣提到,隨著近幾年監管加強和盈利能力下降,支付牌照的交易價格縮水,但支付業務對于生態型互聯網巨頭和產業巨頭而言的重要性并未因此減少。
而前述知情人士也在采訪中指出,不排除后續中通快遞會借力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物流支付解決方案,并圍繞電子商務領域,包括短視頻、直播等新社交電商形式,進行更廣泛的業務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