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節能減排新途徑 小米ToB助力高校完成綠色轉型
在國家利好政策支持下,各大企業和機構也在積極落實綠色規劃管理,推進綠色創新研究等工作。然而,在實施綠色基礎建設的過程中,仍需要面臨在制度、管理和技術上等不同維度的難題。以教育機構為代表,非常需要尋找一個擁有專業解決方案的平臺來幫助其完成綠色轉型升級。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有2000多所高校,近2500萬名在校大學生,如果校園內都能采用行之有效的節能技術,一年大約可節省210億元人民幣。但由于學校場景較大,公共建筑和設備繁多,大多都缺少統一設備的管控平臺,場景用電也缺乏統一管理分析,再加上學校人員眾多,對于大功率危險設備的管控同樣也非常困難。
小米智慧園區
小米作為最年輕的世界500強,目前正在積極布局智慧企業服務領域,在攜手眾多合作伙伴的同時,小米政企充分利用在ToC業務上的優勢,包括品牌、產品、技術、渠道、供應鏈等,用創新科技成果為各行各業賦能,助力企業和校園等機構向綠色、低碳、智能化轉型,從而進一步踐行“十四五”規劃的戰略方針。
助力建設綠色低碳校園 小米在行動
高等學校對整個國家的節能減排意義重大,它既是重要的用能單位,也是傳播低碳節能理念的重要一環。為了響應國家綠色校園建設的號召、切實提高校園能源利用水平、促進學校能源資源合理配置、服務學校高質量發展大局,不少學校都進行了節能低碳的宣傳教育,讓學生樹立勤儉節約意識;同時學校也在積極建設校園綜合能效管理平臺,引入信息科技先進技術,開展校園能源環境監測工作。
小米政企基于在AIoT領域及相關技術層面的多年深耕,通過軟硬件集中的管控能力,能夠將各大院校使用的智能設備進行統一管理,并實時查看設備的運行狀態,即使是像空氣凈化設備所使用的濾芯等耗材使用情況,也能進行統一的管理和監測。可以說,如今小米政企已經全面具備了賦能企業和機構的能力,為大學校園提供了可靠的平臺資源和有力的技術支持,同時還能為學生、老師以及校園工作人員打造一個綠色低碳、健康、舒適的校園環境。
北京理工大學 “萬臺小米空調進校園”
今年4月5日,為了給廣大師生在即將到來的炎炎夏日里提供一個綠色舒適的校園環境,北京理工大學海淀校區及房山校區集中采購了10200套新三級能效“巨省電”大1匹小米空調,分別安置于學校的教室公寓、學生宿舍以及校辦公室。作為小米歷史上空調集中管控出貨量最大的一筆訂單,這既是對小米空調產品品質的檢驗,也是小米對設備集中管控能力的一種考驗。
北京理工大學小米智慧校園
新三級能效“巨省電”小米空調達到了新國標規定的三級能效標準,相比原三級能效空調來說更省電。以此次采購的小米新三級空調(大1匹)為例,其APF值達到了4.15,比新三級能效4.0的標準還高出了0.15,這讓它在相同的條件下,一年大約可以省點15.4%,相當于給電費直接打了85折。
小米新三級空調
同時為了更有效的進行空調集中控制和節能管理,學校的工作人員還可通過聯網對接軟件對空調進行分區域、分時段批量開關,還能定時開關所有空調,合理分配用電。如結合人體傳感器設備,還可實現無人自動關機等功能。基于此次合作,北理工綠色校園的升級轉型工作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快。
清華附中 “千臺設備集中智慧管理”
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的清華附中稻香湖分校,是小米第一例實現多產品集中智慧管理的合作項目。學校集中向小米采購了臺燈、凈水器、電視、冰箱、洗衣機、路由器、微波爐、電風扇等數千臺智能設備,分別在學校圖書館、教師公寓和學校辦公室等地點安裝,為學生和老師提供舒適學習工作環境的同時,也實現了產品集中管控和數據統計收集的功能。
安裝在學校圖書館用于閱讀照明的智能臺燈,在閉館后可對臺燈進集中管理,實現統一關燈,同時通過臺燈的使用數據可以分析學生看書的情況以及不同區域的使用時間;教師公寓使用的凈水器還可以由物業人員實時監控濾芯的使用情況,若發現待更換濾芯,可及時聯系組主任進行更換,并且還能完整統計濾芯更新的個數。
MI設備管理平臺
這一整套智能化場景解決方案,為清華附中的學生和老師們提供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為學校建設綠色節能型校園打下了堅實基礎。
依托物聯網技術創新 小米政企領跑企業級市場
在2021年年初,小米政企就已經開始布局企業級市場,覆蓋的行業解決方案基于“平臺+軟、硬件+服務”的資源優勢,能滿足各個行業對終端的特殊定制需求。針對此次國家號召的節能減排工作,小米政企助力校園用戶突破節能減排工作屏障,將新一代物聯網技術融入到實際應用中,為各大企業和機構提供了可靠的平臺資源和有力的技術支持。
當前在數字化、綠色節能轉型的征途中,小米政企還依靠數字技術的創新驅動,不斷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并幫助更多企成功轉型。通過一系列以“便捷、高效和節能”為導向的行業解決方案,有效推進設備高效管理和綠色節能的轉型工作,并觸發節能減排的新途徑,這也將為我國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動能、新機遇。
未來,小米ToB將持續探索更多為行業賦能的可能性,達成全領域的業務覆蓋,并順應當下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繼續圍繞企業需求以智能化為主攻方向,不斷夯實基礎支撐,為更多企業帶來切實有效的定制化服務,持續穩定的帶動煥活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