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判決受挫,中國智能手機品牌暫時告別德法市場?
《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在歐洲最大電器連鎖店MediaMarkt柏林分店看到,小米、華為等品牌的中國手機仍在專柜上出售。的柏林居民卡特琳娜告訴記者,中國智能手機外形時尚、功能先進,而且各個價位的型號選擇多,比三星和蘋果性價比更高。
在德國的亞馬遜電商平臺上,還有OPPO、vivo等中國智能手機在出售。德國漢堡零售消費法律顧問莫里茨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因為一些國際電商平臺上的手機銷售方并不在德國,因此消費者可以在那里買到中國智能手機。
Canalys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23年第一季度,西歐智能手機市場前五位分別為三星、蘋果、小米、OPPO和vivo。其中,小米主要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國市場表現強勁。Canalys分析認為,當前,市場已經出現復蘇跡象,預估在2024年出貨量會實現6%的反彈。在這樣的背景下,在歐洲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的中國智能手機,未來仍有見證市場變局的機會。
此外,盡管此前面對不利判決,中國智能手機并未放棄在歐洲市場的“專利博弈”。法國法院7月駁回諾基亞針對中國智能手機的專利訴訟,這標志著中國手機制造商取得針對諾基亞的一次關鍵勝利。
據德國winfuture新聞網早前透露,在手機領域逐漸淡出市場的諾基亞卻靠專利協議賺得盆滿缽滿。三星今年與諾基亞續簽多項專利許可協議,根據諾基亞在2018年公布的5G專利收費標準,每臺使用其專利的5G手機,應向諾基亞支付3歐元的專利費收入。其他一些專利所有者也在以類似的方式獲取利潤,其中包括瑞典電信供應商愛立信和意大利企業sisvel。
有通信技術行業專家認為,此次同諾基亞的專利風波是中國手機品牌的海外“學費”。項立剛表示,諾基亞擁有2G、3G甚至4G時代大量的專利積累,但因為已退出手機終端業務,無法與中國手機廠商的專利互換,因此諾基亞在專利收費上的立場越發強硬。“目前全球還沒有形成關于手機專利費的標準,或者在專利費上的國際公約和準則,完全是靠企業之間的談判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