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中國版ChatGPT 李開復劍指大模型,宣布打造新公司
李開復在朋友圈中提到,Proiect Al 2.0不僅僅要做中文版 ChatGPT,他認為Al 2.0不僅僅是個高能聊天工具,也不僅僅是圖文創作的AlGC生成,Co-pilot和如今看到的應用都還只是 AI
2.0能力的開端。Project Al 2.0是創新工場塔尖孵化的第7家公司,同時創新工廠也積極尋找Al 2.0技術和應用相關的投資機會,加速打造 Al 2.0的全新創業生態,對于Al 2.0的未來,應該具有更多更大的想象。
此外,李開復還開始了“人才召集令”,他表示Project Al 2.0的資金、算力已經陸續到位,新公司期權由新團隊絕對主導,首批廣召大模型、多模態、 NLP、AI算法工程與研究、分布式計算/Infrastructure等方向的頂級人才推薦自薦。
1983年,在李開復提交的CMU博士的申請信中,他曾提到“Al是對人類學習歷程的闡釋,對人類思維過程的量化,對人類行為的澄清,以及對人類智能的理解...Al是人類認識并理解自己的最后一里路,我希望加入到這個全新綻放、充滿前景的未來科學領域”。40年后,李開復再度加碼AI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家李開復親自帶隊、創新工場孵化的公司創新奇智,已經作為“AI+制造”第一股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3月14日,在創新工場舉辦的媒體趨勢分享會上,李開復就曾提到,ChatGPT是一個應用,它架在大模型之上。ChatGPT是生成式AI,生成式AI是AI2.0時代的現象級應用。“但是AI1.0也遇到了瓶頸,大多數行業想利用 AI,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來收集和標注數據,而這些數據集和諸多模型各成孤島”。
李開復指出,這就是為什么大部分的AI1.0企業投入大筆研發經費但仍然常年虧損。除此之外,AI 1.0缺少像互聯網時代的 Windows 和Android 一樣的規模化能力,來降低應用開發的門檻,打造完善生態鏈。
他坦言,正因如此,幾年下來,AI 1.0尚未真正實現商業上的成功。而AI2.0的巨大飛躍克服了單領域、多模型的限制,可以用無需人工編注的超級海量數據去訓練一個具有跨領域知識的基礎大模型,通過微調的方式適配和執行五花八門的任務,進行探索新商業機會。
或許,這就是李開復選擇加碼AI 2.0的原因。如今國內無論是以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為首的“學院派”;還是以百度、阿里巴巴為首的“大廠派”;還有類似于創新工場的“創業派”,都紛紛投入大模型領域,讓國內AI產業逐漸走向百花齊放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