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草视频-四散的尘埃在线观看-四库国产精品成人-四虎最新网址入口-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蘋果正式放棄造車!決心不如華為、投入比不上小米

2024-02-28 11:04:00   來源:快科技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黃了。  就在剛剛,蘋果最新高管會議決議對外曝光,內部正式終止Project Titan泰坦項目,即秘密推進十年的造車計劃。  泰坦項目所有工作都已經停止,團隊成員要么轉崗,要么面臨裁撤。  總而言之,在
  黃了。

  就在剛剛,蘋果最新高管會議決議對外曝光,內部正式終止Project Titan泰坦項目,即秘密推進十年的造車計劃。

  泰坦項目所有工作都已經停止,團隊成員要么轉崗,要么面臨裁撤。

  總而言之,在秘密推進10年,燒光百億美元,一度降低目標之后,蘋果依然對造車缺乏必勝決心,關停并轉,公然敗退。

  然而連點成線,一切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泰坦項目之于蘋果,只是一個重視但不重要的項目,每年上億美元投入也只是蘋果每年200多億美元研發開支的“九牛一毛”。

  戰略重要性不如蔚小理,執行戰斗力不如華為,決心和投入甚至比不上小米。

  蘋果如此造車,怎能不敗?

  蘋果宣布關停造車項目

  最新消息,在美國時間本周星期二上午,蘋果高管與泰坦團隊舉行了一次簡短會議。

  會議通告了蘋果高層最后決定:

  項目關停,造車終止。核心人員優先轉崗生成式AI項目,其他人有三個月時間轉崗重新分配,最后沒有去處的員工則面臨被裁。

  據稱泰坦項目,涉及1400多名蘋果員工。

  在已經曝光的消息中,蘋果之所以決定終止造車項目,核心與三方面原因有關——

  第一,項目投資回報。造車業務投入大、周期長、競爭激烈,現金流經受擠壓,競爭力和項目回報難以評估,概括起來就是風險大。

  第二,自動駕駛監管會越來越嚴格。蘋果內部認為,外界對于自動駕駛能力的關注,以及帶來的安全監管會越來越嚴格,公司會被不斷拖入輿論和監管漩渦之中。

  第三,內部缺乏必勝決心。CEO庫克不牽頭All in,項目負責人屢屢更迭,項目目標不斷降級,內部軍心低迷士氣低落,交貨時間也一而再delay,最佳窗口期正在失去。

  在外部,蘋果智能車一度要到2028年才能上市,產品競爭力先不論比肩特斯拉,可能與一眾中國車廠相較,都要面臨首發即落后的尷尬局面。

  而且最核心的原因,隨著Vision Pro的上市,蘋果基本已經確立了XR、空間計算的全新戰略,庫克的各方面行動,也表明這就是蘋果未來十年最大的資源投入方向。

  于是自Vision Pro“上位”,泰坦的結束倒計時也就已經被按下了。

  唯一懸而未決的,只是怎樣終結、多久終結了。

  實際上,蘋果關停造車項目,甚至不是突然的決定。

  早在2022年3月,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就爆料蘋果內部對造車項目動搖,進程了一次解散重組,重新設立目標。

  當時郭明錤稱,蘋果希望在2025年推出智能車產品,重新梳理自動駕駛研發進度和目標。

  然而到了今年1月,壞消息再次傳出。

  知名蘋果爆料人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稱蘋果已經將首款智能車的發布時間,延后到了2028年。

  而且首款產品,只能交付L2+級的自動駕駛體驗,產品向特斯拉現有產品看齊,不會有重大突破。

  當時爆料中還透露,蘋果董事會在2023年已多次向CEO蒂姆·庫克等蘋果高管施壓,要求其提交一份計劃,讓智能車開發推進更具體。

  “如果連2028年都無法搞定,就考慮關停該項目。”

  于是現在,蘋果高層做出決定:

  終止泰坦,放棄造車。

  蘋果的坎坷造車簡史

  連點成線來看,蘋果終止泰坦,并非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因為蘋果造車,一路坎坷,一直不順。

  蘋果對車的興趣,最早有史可查,可以追溯至iPhone問世前。

  當時喬布斯在內的蘋果高層,鄭重其事考慮過開發汽車。甚至還跟車廠代表見過面。

  但在2008年,最終明確決定不再動造車念頭,而是專注于iPhone,而且因為iPhone取得的巨大成功,也讓造車不再被談起。

  其后時間到了2013年,蘋果因為iOS系統,再次與車關聯。

  當時推出了“iOS in the car”計劃,期望將iOS 7全面整合到各大主流汽車廠商的車載系統之中。

  而正式開啟造車計劃,最后被認定在了2014年。

  一個名叫“泰坦”(Project Titan)的計劃,開始逐漸浮出了水面。

  據說“泰坦計劃”的最初目標,是像設計iPhone和iMac一樣,從零開始打造一款顛覆行業的車產品。

  為此蘋果迅速招兵買馬,還在位于庫比蒂諾蘋果公司總部附近,建立了一座汽車實驗室。

  到了2015年,僅1年時間里,該團隊就擴張到了數千人規模。

  其中不乏特斯拉、克萊斯勒汽車、大眾集團等車企中的優秀人才,包括特斯拉前副總裁Chris Porritt。

  同年,內幕人士爆料,蘋果在搞一個新項目,會跟特斯拉發生競爭。

  不少特斯拉員工,也紛紛被蘋果挖角,對外宣稱有一個“興奮得不容錯過”的項目。

  由于蘋果激烈挖角,馬斯克公開diss蘋果,把蘋果稱為“特斯拉的墳墓”——凡是被蘋果挖走的特斯拉人才,都會走向平庸。

  2016年,蘋果泰坦項目的高層分歧被曝光。

  之前項目負責人Steve Zadesky——福特汽車出身,1999年加入蘋果——領導的團隊,希望開發的是半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

  而蘋果首席設計師——Jonathan Ive領導的團隊,則希望打造一個全自動駕駛平臺。

  強納腎甚至公開放話,蘋果要搞車,就得沒有方向盤。

  最終的結果是,泰坦項目換帥。

  2012年退休的前高管Bob Mansfield,接管泰坦項目。

  Bob Mansfield上位,更傾向于“開發軟件和支持解決方案”,于是有新消息稱:整車研發計劃已經被砍。

  而且其后一系列蘋果汽車方向的舉動來看,確實也更加面向軟件和技術,比如自動駕駛。

  此時開始,蘋果獲得加州無人車路測牌照,硅谷路上出現蘋果自動駕駛測試車——基于雷克薩斯改裝。

  可能是為了提振士氣,也可能是是時候說了。

  2017年6月,庫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態,確認在搞車:

  重點關注自動化系統,這是非常核心的技術,甚至認為這是所有AI項目之母,是最具挑戰的方向之一。

  2018年,蘋果重新把特斯拉大神(此前在蘋果工作5年)的Doug Field,帶回蘋果。

  同年,前特斯拉設計師Andrew Kim也被挖到蘋果。

  但是,進入2019年,蘋果泰坦項目卻進展不順,但也進入了消息密集曝光期。

  2019年2月,傳出裁員消息,后來被證實近200名員工走人。

  同月,加州自動駕駛路測報告出爐,蘋果數據成績墊底。

  其后,德國媒體曝光蘋果和大眾的合作,稱正在共同開發一款小巴——園區通勤和接駁的那種。

  4月,蘋果被曝出激光雷達傳感器方面的研究,相關專利申請曝光。

  7月,收購了吳恩達旗下L4級自動駕駛初創公司Drive.ai,并且是出于人才和團隊的收購。

  9月,再挖角特斯拉負責車輛內飾的副總裁。

  再之后就是2020年。

  8月,傳出Siri負責人、AI大主管John Giannandrea現在接管了泰坦項目.

  12月,傳出與汽車供應商接洽,還與臺積電商討自動駕駛芯片打造。

  其后路透爆料:蘋果在電池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整個造車計劃大大提速,最快2021年發布,2024年量產上市。

  長期跟蹤蘋果的分析師們,也進一步印證了蘋果電動車進展。

  華爾街資本市場紛紛看多,蘋果電動車相關股票大漲,特斯拉和其他電動車玩家則應聲下跌。

  次日,馬斯克公開爆料:

  在特斯拉Model 3深陷產能地獄——瀕臨破產之際,馬斯克向蘋果提出收購倡議,開價600億美元左右,但庫克連見面的機會都沒給。

  而其后中國和上海的特斯拉超級工廠落地,馬斯克和特斯拉被拯救,交付和中國銷量起飛……

  特斯拉市值高企,已經飆升超過6000億美元。

  馬斯克后來專門發推,頗有“昨日你對我愛答不理,今天你高攀不起”的嘚瑟。

  再后來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特斯拉一飛沖天,蘋果繼續坎坷造車。

  以及蘋果內部,連項目負責人,還在更迭,還在換帥。

  最新一位接手蘋果造車的負責人,據說是 Kevin Lynch:負責Apple Watch和健康軟件的蘋果技術副總裁,后來加入了造車項目。他曾明確表示希望造車項目能夠有一個更清晰、更緊迫的目標。

  而他也成為了蘋果造車項目的第8個負責人。

  為了造車,蘋果曾先后從傳統車廠找來領導者。

  包括福特的 Steve Zadesky、特斯拉的 Doug Field、寶馬i8之父Ulrich Kranz,以及保時捷高管Manfred Harrer……

  還有蘋果嫡系出身的Mac高管 Bob Mansfield、AI大主管John Giannandrea,以及硬件SVP Dan Riccio,最近的Apple Watch負責人 Kevin Lynch……

  但無一例外,都不是蘋果內部話語權靠前的核心高管,沒有背水一戰的必勝意志。

  缺乏“領導”,也就導致了泰坦項目、蘋果造車路線不斷搖擺的尷尬局面。

  路線不堅定,三易其志

  負責人頻繁更換,路線也不斷搖擺,而且一直作為AI的“附庸”存在。

  據說蘋果設立泰坦,最早是能夠開發一款具備半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產品,這也是第一任負責人的意愿。

  但在蘋果內部,喬布斯親密戰友、設計師艾維則認為蘋果應該聚焦軟件,并且要徹底顛覆汽車的產品形態,打造一輛沒有方向盤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

  于是兩種路線的分歧,一直讓蘋果造車項目無法全速推進。

  直到2016年左右,蘋果還在給美國交通部的信中,表達出專注于自動駕駛軟件技術的研發的意愿。

  而且蘋果“好高騖遠”,希望直接研發L5級自動駕駛系統。

  L5?

  根據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更新后的《SAE駕駛自動化分級》,將L0-L2級系統命名為“駕駛員輔助系統”,L3級至L5級則被稱為“自動駕駛系統”。

  現在隨著智能駕駛的推進,對于系統分級大眾已經不陌生,L2基本就是ACC、LCC等能力,而L3則如華為“遙遙領先”的城區智能駕駛能力,L4則如RoboTaxi。

  L5,則是完完全全的無人駕駛。

  也就在那時左右,蘋果開啟了加州自動駕駛路測。

  然而當時不論AI技術,還是硬件傳感器成熟度,L5都顯得遙不可及。

  于是很快,蘋果泰坦換帥,特斯拉Model 3負責人道格·菲爾德加盟,開啟“對標特斯拉”的發展路線。

  但當年雪上加霜的是,2018年四季度,iPhone銷售下滑,主業手機業務陷入了困境,蘋果不得不改革。2019年1月,蘋果宣布將200名員工調離自動駕駛汽車部門。

  其后傳出的消息,蘋果把自動駕駛技術等級,調整到了L3,希望在2025年左右推出首款產品,車輛售價在10萬美元左右。

  然而到了2024年1月,蘋果再次傳出了技術降級,內部能力需要降低到L2+,面世時間也被調整到了2028年……

  蘋果內部,也對外表達了優先追求量產落地,自動駕駛技術等級先放一放。

  但是最終,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蘋果在Vision Pro的初戰告捷后,調整了未來十年的重心,決定聚焦資源,放棄造車。

  泰坦項目的員工,也聚焦到生成式AI的方向上。

  畢竟最初決心造車,就是希望作為AI的落地來推動的。

  也算不忘初心了。

  馬斯克又看熱鬧了

  當然,蘋果放棄造車的進展傳出,馬斯克算是松了一口氣。

  或者是“樂了”。

  他在社交媒體轉發并評論了意味深長的表情。

  一直以來,他對蘋果造車都不看好。一方面當然是蘋果當初對特斯拉的見死不救,另一方面也是雙方在人才挖角上結怨多年。

  而蘋果放棄造車,特斯拉未來多年,在美國大本營應該都不會有像樣的對手——中國群狼則很可能無法自由進入美國車市。

  所以馬斯克的“幸災樂禍”,能理解,也符合他快意恩仇的性格。

  更廣泛的外界,雖然消息轟動,熱議嘩然,但似乎都不感到意外和可惜。

  比較蘋果造車,戰略命脈程度不如蔚小理,戰術執行力不如華為,決心和研發投入甚至都比不過小米。

  如此造車,怎能不敗?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