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電視買大的就對了:海信電視掀尺寸和技術雙重風暴

按觀看距離選電視?現在,墻有多大就買多大!
一直以來,選電視的“黃金法則”就是按觀看距離選尺寸。為啥?早期電視確實有輻射問題,但更關鍵的是技術限制,導致視覺效果跟觀看距離成反比,離太近或尺寸太大容易看到像素點、掉幀發糊等等。
但現在都2025年了,AI時代的技術早已起飛。各類產品各種低藍光認證、低輻射技術已經讓“護眼”成了標配,像素點更是不存在的,甚至海信電視的AI畫質芯片,還能把2K畫質直接“越級”拉到4K。你再也不用靠“距離產生美”,而是可以盡情享受大屏帶來的臨場感、沉浸感和真實細膩。
所以,“墻有多大,電視就買多大”絕不只是一句空話。看看小紅書就知道了,以前的房屋格局相對緊張,客廳都不會太寬、墻都不做太大。現在呢?家家戶戶都在搞電視背景墻,很多人買了75吋、85吋的電視還抱怨說“買小了”后悔。“做大一些,再大一些”已經成為各家電視企業都在著力深耕的焦點。
海信電視接下來要干啥?我猜它要搞個大新聞
還有兩個禮拜就要舉行AWE了,在這個風云際會的行業年度舞臺上,海信電視會怎么玩?這里我大膽預測一下,海信電視可能會在“電視尺寸”和“畫質技術”方面搞一些大動靜,甚至是掀起一場“雙重風暴”。
猜測1:百吋?不,可能比百吋還大!
首先,電視越大越好這已經是共識。但問題來了:多大才算大?目前市面上,百吋基本已經是天花板,也是大多數消費者能想到的極限了。而海信電視作為百吋產品線最全的品牌,會不會往前再邁一步?
我猜,海信電視很可能會進一步擴充百吋,甚至把超大尺寸的“客廳WALL”做成自己新的核心板塊和優勢點。雖然現在行業里也存在零星的超大尺寸電視,但基本還是屬于“不為賣”而只為證明“我有”的象征性產品。而海信電視并不如此,它已經“真真的”做了超30款百吋巨幕產品,覆蓋了多個尺寸、多個品類,是行業里百吋產品線最全、最強大的,也是真正為了了讓消費者去買、去用的。
海信電視已經把百吋電視當成了重點、做成了主流,掀起了“百吋風暴”。那這次推動“客廳WALL”成為新主流,掀起新的風暴,恐怕也是順理成章的。或許很快,百吋電視就會像之前的65吋、75吋、85吋一樣變成“常規款”。
猜測2:RGB-Mini LED,海信電視可能要實現真正量產
屏幕越做越大,畫質必須跟上,所以技術的創新顛覆也是必經之路。今年3月份CES展上,海信電視率先將RGB三維控色液晶顯示技術應用于Mini LED產品上,推出了全球首臺116吋RGB-Mini LED電視。我覺得這是一個重要信號,那就是海信電視不僅要讓行業進入百吋時代,更要同步推動行業進入RGB多基色顯示時代。
原因很簡單——這項技術“更適合大尺寸電視”。為啥這么說?其一,這項技術讓色彩更細膩,色域面積比傳統Mini LED高20%以上,在色彩體積、控色精度等方面也全面超越傳統量子點技術……說人話就是,這項技術首次讓Mini LED電視在色彩上全面超越OLED電視,這對超大尺寸電視而言至關重要,不然你想想一百多吋的OLED得多少錢?其二,這類電視還比QD-OLED電視和傳統Mini LED電視節能20%以上,更省電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海信電視會在AWE實現RGB-Mini LED系列的量產上市,讓這一超前技術真正實現落地入戶。未來,百吋和RGB技術會一起成為海信電視新的兩板斧。想象一下,家里的百吋電視不僅大,畫質還細膩、而且超省電……算了我不敢想。
結語:別糾結了,買大的就對了!
海信電視今年以來的這些動作,不僅僅是技術的升級,更是對消費者體驗的重新定義。從“按距離選尺寸”到“照著墻買電視”、從百吋到客廳WALL、從傳統Mini LED到RGB-Mini LED,海信電視正在用實力告訴我們:未來的客廳,就是一塊巨幕的天下。